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桥梁工程师自杀后的警示

(2014-12-11 10:31:27)
标签:

大桥

四川

公路局

汶川地震

自杀

                                                                                
                   
              江油盘江大桥垮塌后第17天,绵阳市交通运输局(以下简称市交通局)公路管理处总工程师杨荣国,从单位8楼一跃而下,结束了年仅48岁的生命。
              作为局公路管理处的总工程师,杨荣国不仅是绵阳交通系统的资深人士、市总工会工委委员,还是国家桥梁专家库专家,他的死,让很多人不禁唏嘘。
            “他是总工,几座大桥的维修加固都跟他有关,桥垮了,当然他会有压力。”杨荣国身故之后,有人很快将其死因与盘江大桥的垮塌联系了起来。因为,就在一年前,大桥刚完成了加固维修。同样令人质疑的是,在垮塌事件前,绵阳的另一座桥也在维修后出现问题,显然,在杨的身后,隐藏着一个外人尚难探知的真相。
http://s6/mw690/003RKNmjty6OiiljEsR95&690

http://s3/mw690/003RKNmjty6OiilsGjM22&690

                                 
                       “开完会,他就从上面(男卫生间)跳下去了”
         杨荣国曾任江油市公路局局长,汶川地震时表现突出
             
               “他(杨荣国)人很好的……”7月31日下午5时,正在沈家坝公路大厦5层打扫卫生的公路管理处员工方凌(化名)说,7月26日下午3时30分左右,从外面赶回来的杨荣国坐电梯到8楼会议室开会,“听说开完会,他就从上面(男卫生间)的窗子跳了下去”。
                 杨荣国落地的一瞬间,大楼外很多人都听到沉闷的巨响。站在距离一百多米远的执勤保安回忆,当时听到声音,就感觉不对,等跑过去,大厦楼下已经围了不少人,“流了一大滩血,没得救了”。
                 关于坠楼的细节,事发后绵阳市网络新闻发言人引用警方的调查称,杨是“独自乘电梯到8楼,径直从卫生间跳楼自杀”,而没有提到开会一节。至于究竟开没开过会,会上又都说了些什么,如今已没人来作澄清。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出事当天,杨荣国在江油,是接到要求其接受调查的通知后,才匆匆返回单位的。
                 在单位,杨荣国主要负责项目建设中的技术管理工作。因为是总工程师,很多人习惯叫他“杨总” 。他的办公室在公路大厦5楼,据工作人员称,自从出事后,门就一直关着。而楼道口的“出勤公示栏”上,也没有关于他活动的任何记录。处里的会议室在八楼,倘若出事当天不是开会,很难解释他为什么要坐电梯上去,并从那里卫生间跳下去。如今,八楼楼门半开着,门上的封条还未撕掉。穿过由“孝”、“义”、“信”字相框装饰的走廊,就看到走廊尽头标着“道德讲堂”的会议室。而会议室斜对面,便是门窗大开的男卫生间。
               “他最早上的是交通学校,1994年时,在当时四川省公路局绵阳养路段江油分段上班,是技术人员,1997年养路段和江油的公路管理部门合并,成立江油市公路局以后,他就担任局长了。”在江油市交通运输局(以下简称江油市交通局)公路管理所,一名工作人员告诉本报记者,杨荣国是本地人,以前家在中坝(镇),2004年被调到绵阳市交通局后,就去绵阳住了。
               “性格很开朗,不是个不好接近的人。”一位知情者称,杨荣国的妻子刘云伶(化名)以前跟他都在一个单位,杨荣国调到绵阳市交通局公路管理处后,妻子也调到了绵阳,并且在一个单位,“家庭还算和睦,一个女儿可能已经大学毕业了”。
                尽管本报记者就杨荣国在江油时工作情况,采访江油市交通局办公室主任党志军时遭到了拒绝。但还是了解到,杨调到绵阳市后,曾在2005年夏天去当地党校进修,其“工作比较认真”、“技术过硬”,尤其在汶川大地震时,表现突出。
                绵阳市交通局一位工作人员回忆,2008年5月12日地震发生后的当天晚上,时任局公路管理处副总工程师的杨荣国,便依照单位指令,迅速组织人力,运送工程机械奔赴九遂(九寨沟到遂宁)路,并连夜抢通了林家坝段的断道公路。而熬了一宿没合眼的杨荣国,第二天顾不上休息,又和同事紧急奔赴重灾区平武县的响岩镇,进行道路抢修,尽管随后因疲劳生病,也坚持着没有回家休息。
                关于当时的情形,绵阳市交通局曾有一篇《肩负重任,打响公路抢险保通战役》文章这样评价他:“在同事眼中,他是专家,在灾区人民心中,他是英雄!为了深入调查公路受灾情况,杨国荣同志深入第一线,徒步60余公里,往返于悬崖峭壁之间……”。
                然而,仅仅时隔5年之后,杨荣国却以一种极端的方式,给自己的生命画上了句号。事后,有人惋惜的说,如果半个月前盘江大桥没有垮塌、没有失踪了那么多人,或许他还不会走的这么急。
                       盘江大桥当年是由劳改人员修的一座石拱桥
   垮塌后,当地政府启动问责程序,警方已刑拘杨荣国一名同事
               http://s8/mw690/003RKNmjty6Oiin2n31b7&690

http://s15/mw690/003RKNmjty6Oiin9jWKee&690

http://s9/mw690/003RKNmjty6Oiip2Clq88&690

http://s11/mw690/003RKNmjty6OiipzVjQ6a&690

                                     
               盘江大桥在当地也叫青莲老桥或老青莲大桥,它是老绵江(绵阳至江油)公路的一座主要桥梁。该桥建于1969年,全长近160多米,宽不足8米,是一座空腹式混凝土双曲拱桥。从2008年网友拍摄的一张照片来看,当时的盘江大桥多处没有栏杆,桥中央还生有杂草,不过,拱形优美,有如卧波。
             “是个很漂亮的石拱桥。”常赶水牛来河里洗澡的青莲镇月圆村七组村民王相光老人介绍,当年,这座桥的建设者主要是绵阳劳改人员,建成后一直在使用,直到新的青莲大桥建成投入使用后,才被限制通行,“虽然没用钢筋,却一直好好的,去年给桥维修加固用了钢筋,谁知道却给洪水冲垮了”。
               桥垮时的骇人景象至今让人心有余悸——“汶川地震时,桥也没垮,那天声音大的很,感觉站在河边脚底下都不稳当。”住在河附近的一位女村民回忆说。
              “(7月9日)大概上午11点半左右,河水已经涨得快接近桥面了,桥上堵着车,好像不少。”九岭镇的一位目击者回忆,当天是赶集的日子,由于原先两岸通行的青莲大桥因维修加固被封,很多车辆就只好从盘江大桥来往。当时,因为盘江大桥桥面不宽,车辆通行的很慢,尤其出事前,“从南向北第二个桥墩上面有两辆车因会车发生了擦挂,导致了拥堵,就在双方讲理的时候,桥开始塌了。
               这段桥面垮塌之后,相邻的桥面也紧跟着掉下去,一台还在桥北段停着的电力抢修车,发现不对,一男一女赶紧从车里跑出来,刚跑回河堤上,车就跟着桥面掉了下去。在所有坠河的人中,一对父子最为万幸,分别在落水后数百米的地方泅水上岸。据当地903医院急诊科护士称,获救的父亲姓王,系江油市供电局职工,其子仅15岁,均已伤愈出院。
               事发后,绵阳市、江油市紧急出动了数千名搜救人员,进行24小时昼夜搜救。截止7月10日,已有6辆车和12人失踪,最小的一位失踪者,年仅1岁。为了尽快找到失踪者遗体,7月12日,江油市政府还向盘江大桥以下盘江、涪江流域的县、市、区,散发“协查通告”,只要有群众找到一具遗体(失踪车辆),奖2000元。
               由于一年前,盘江大桥刚刚进行过加固维修,它的垮塌给当地人留下了极深的阴影。很多人回忆起当时的情形,都还心有余悸。事后,针对大桥垮塌事件,绵阳市委、市政府启动了问责程序。截止杨荣国自杀,已先后有17家单位、60余人次接受了市纪检监察和检察机关的调查。其中,杨荣国的一名同事、市交通局公路管理处的勾某某,已因涉嫌玩忽职守罪已被刑事拘留。
                              
                                   
                            
                    垮桥遗迹能看出桥墩桥面上加厚了一层钢筋水泥层
   村民质疑,维修加固只处理桥身如何通得过安全验收?
                                  
                尽管在当地人看来,杨荣国作为市交通局公路管理处的总工程师,显然应对盘江大桥的垮塌负有责任,然而事实上,关于责任一说实际上,则别有说法。
                “当时修桥好像花了好几百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者称,大桥竣工后,增加了护栏,给桥面铺了层带钢筋的水泥层,感觉大桥焕然一新,而在竣工前,“杨荣国曾到桥上看过。”
                 关于盘江大桥的垮塌,大约有三种说法,一是入以来,四川先后经历了三次大范围强降雨,尤其7月7日,暴雨再次降临,致使发源于绵阳平武县的通口河暴涨,有关资料显示,由于水流急,含沙量过大,垮塌事件“或与通口水流冲击有很大关系”。其二是盘江大桥因青莲大桥维修而恢复通行后,常有超载车辆夜间通行,对大桥构成了很大压力,尤其垮桥当天当地逢集,桥上车辆过多,对垮塌造成了诱因。然而,除此之外,坊间还有第三种说法,认为盘江大桥维修加固不彻底才是最主要的诱因。
                7月28日下午,本报记者来到垮桥遗迹现场,看到倒在水中的桥墩基本上是完整的,外面一层三寸多厚的水泥层能看到露在外面的钢筋,而桥面也同样如此。对于这种维修,当地太华村的村民霍纲(化名)不以为然。他告诉记者,由于从前年开始,盘江大桥两侧不断有洗砂场挖出大坑,使得河道下切后,久而久之,被水流掏空了桥墩的基础,从而包面上看,大桥是得到加固,可桥墩没于水下的基部却没有进行有效处理,以致于难以抵挡当时的洪水。
                “以前,这里就是两个大沙坑,宽有近百米,深有两三米,对大桥安全影响太大。”霍纲说,以前,盘江大桥的桥头竖着一个木牌,不允许洗砂场在桥上下游500米以内挖砂,但根本没人管,“大水来了后,牌子也不知道被吹到什么地方去了。”
                那么,既然当地村民都能看得到大桥的安全问题出现在基座底部,而维修加固人员却看不到呢?作为桥梁专家,为什么到过现场的杨荣国没能进行干预呢?这样的工程师如何通过了竣工验收并允许通车的呢?对此,绵阳市交通局只是表示,在青莲大桥建成通车后,盘江大桥就移交给了当地镇政府管理、养护和使用,而加固维修也是镇上负责的,因此责任主体不在交通局。
                据了解,盘江大桥是2005年作为废旧公路有江油市政府移交给青莲镇的,业主为青莲镇政府。也许正因为如此,从绵阳市交通局公路管理处网站上“桥梁查询”一栏输入大桥的名字,根本无法查到。移交之后,大桥便被限制通行,然而,数年之后的2011年6月,盘江大桥作为“江油市青莲镇城镇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第一批),突然开始了维修加固。从青莲镇政府在竣工桥头所立的石碑可以看出,维修加固的建设单位为青莲镇政府,工程进行了一年,到2012年6月1日竣工。
                就盘江大桥为何在弃用多年后又要加固,桥的加固又涉及那些细节,本报记者找到该项目的负责人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胡永刚,但其拒绝采访,表示盘江大桥加固维护工程的相关材料,已经由市上的调查组封存。一切以调查结论为准。
                 
              
               杨荣国曾为维修后又出现问题的涪江三桥“做解释” 
          一座大桥关系着万千民众的安危,追责方能防微杜渐

                实际上,出现维修加固后又曝出问题的,并不止盘江大桥一座。早在盘江大桥垮塌一个多月前,刚在4月份维修过的绵阳涪江三桥,就被曝出存在安全隐患,而在那一次,杨荣国作为绵阳市交通管理处的桥梁专家,“露过一次面儿”。
                绵阳市的涪江三桥始建于1998年,工期约22个月。建成投入使用后,一直是人们进出城区的主要通道之一。“5·12”地震后,涪江三桥“严重受损”,“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因而2012年12月15日,由绵阳市投资约1300万元进行维修加固。后经过近4个月的施工,该桥恢复通车,然而,仅仅过了40多天,这座桥便被市民曝出了安全隐患。
                原来,人们发现,在大桥出城方向的边道桥面上,有了两个深约3-7cm的大坑。一时间,人们纷纷质疑维修工程的质量,并对大桥的安全充满忧虑。针对这一情况,市交通局公路管理处总工程师的杨荣国给出了解释,认为桥面的坑应是晚间超重车辆将大桥混凝土板压断所致,并称涪江三桥维修加固工程主要是针对桥梁的安全结构进行的,“未对桥面进行处理,也不属于前次维修加固设计和施工的范畴”。然而随后的事实显示,新出现的问题很快就被市交通管理部门委托原设计单位,进行维修,并落实施工。对此,事后不免有市民对杨荣国的解释表示出质疑,认为维修加固应该就大桥整体的安全性予以确保,如果只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怎么还能称得上的是科学的?严谨的?如果桥面混凝土板那么容易的就会被超载车辆压断,那么加固又从何说起?
               在盘江大桥垮塌前后,成都、德阳、阿坝、绵阳等地至少垮塌大桥19座,仅7月9日当天,绵竹市汉旺镇绵远河大桥、兴隆镇绵远河大桥、观渔大桥和广汉市三水大桥、金鸡桥、溺水桥便相继垮塌。有专家曾在2012年对当地一些桥梁走访后发现,很多桥梁建造时间长,如不提高维修设计标准,即便加固,也一样会存在安全隐患,尤其是桥梁基础,需要及时检测,并给予彻底维护,否则加固,也难以保证安全。
                 据了解,在盘江大桥垮塌的半个月前,绵阳市交通局的主要领导也曾亲自检查过盘江大桥的安全情况。倘杨荣国的自杀确与盘江大桥的垮塌有关,那么负有责任的是否不应只是他一人?一整座大桥的质量,关系着万千民众的安危,显然杨荣国的死,并不能为维修设计方、施工方,建设方,以及管理方、质监方摆脱责任,只有追责彻底,才能防微杜渐,确保道路桥梁的建设安全质量。(潘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