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方兴未艾的重庆民间医保

(2014-12-10 16:34:54)
标签:

民间

医保

重庆

打折

 

 

 http://s1/mw690/003RKNmjty6Oh5lEs5a60&690

       

                                            

 

            来到“惠民健康服务中心”窗口,吴永军心情好了许多。

          他把购药发票从窗口递了进去,不到10分钟,就从出纳手里领到了9.24元返现。待会儿,他还能再领一次新合疗的药费补贴,两下加起来,68元的药费等于降到了40多元。

           这是他自加入“会员健康俱乐部”(以下简称健康服务部)以来他的第八次购药。去年夏天,家住重庆市南川区南城街道办先锋村的吴永军被查出患有鼻咽癌,由于靠务农为生,收入低,当时差点几乎让他失去了生活信心。而一次看病中,得知加入“惠民中国医疗行动”(以下简称惠民行动)”的会员健康俱乐部,既补药费还能在定点医院检查时打折,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办了会员卡。

            如今半年多过去,他已经“直补”省下了二百多元药费。虽然就治疗而言这不过是杯水车薪,但毕竟令他感到不那么恐慌和焦虑了:“买一次药报两次钱,怎么说压力也小了。”

            压力的些许减轻,来自于他所参与的“惠民行动”。2006年3月,重庆长龙集团与万州区三峡中心医院、南川区人民医院等四家医院共同发起并成立“重庆市医药惠民促进会”,通过协会这一平台,三年来聚拢了1900余家药企,10家医院和近30万的会员,直补给会员的医药费多达3000多万元。时下方兴未艾的重庆民间医保,正在成为游弋在当地国家医保旁边的一艘小型“航母”。

              民间医保  看得见的“多重补贴”

               南川区距离重庆80多公里,目前是“惠民行动”参与会员最多的一个区。

               与吴永军同属会员的李明会今年72岁,家住南川区皂果井。2007年,她在住院看椎间盘突出和肾结石时,加入“惠民行动”,随后,每月到医院来拿药,不仅医保报一些,还能在“惠民健康服务中心”报一些,划算的很。她说,“这两年大概花了两千多块钱买药,返回来的快400元了。”

            在南川,400元可以买二百七十多斤面粉,可支付高中生一学期的学费,可以购200多斤的复合肥,对于老人、农民等收入不高的人群,这省出来的钱,跟挣下的一样。

               在会员眼里,“惠民行动服务中心”被形象的称为“直补站”。现在的中心主任左君,曾是垫江县“惠民行动服务中心”的负责人。她说,垫江县那边发展势头也很好,全县25个乡镇,6万多会员,其中农民就占到了一半。

            “看病负担的减轻是显而易见的,而且不排斥其他的医保或者商业医疗保险。”左君举例说,若一个人有国家城镇医保,加入了农村新合疗,或者在保险公司办了‘包干’的人身医疗保险,加入“惠民行动”后,还能在享受其他保障的同时,享受直补。”

             从《会员手册》来看,加入“惠民行动”会员健康俱乐部,不限年龄、性别、健康与否也不受影响。如一位会员卡号为“023--000082717”的南川居民谈邦文,2006年8月1日凭身份证交过20元的年费后,就成为持卡会员。然后作为会员,他可以享受定点医院药费的按比例返还;享受检查费、检验费的折扣优惠,并还包括健康咨询、在特困或危急时刻的提别救助,以及机票预订、物流服务等等内容。

             “内容多很多,但最切实的是前两样优惠。”中心工作人员谢瑞萍说,会员来办直补很简单,只要交药费发票原件或复印件,当下就能补。她解释,由于很多会员把发票都提交给了医保部门或新合疗机构,因此为方便起见,只要与药房核对系药费发票复印件就行。

             与固定比例的药费直补相比,“惠民行动”的会员在定点医院享受检查、检验费折扣更具吸引力。如在南川区人民医院,会员查血糖、查肝功,查心电图,等等,只要是检查检验所发生的费用,都有5%—20%的折扣,而且,这个浮动比例根据费用多少逐级提高,如一般检查是5%,100元至300元为10%,300元以上的,则高达20%。

             按这个折扣,会员做个多普勒彩超能补5元,做个CT就能省几十元,而且检查费越高补的会越多。南川区人民医院院长李剑平介绍,药费直补加上检查检验费折扣,病人如住院,一次平均在3005元左右。而同样是国家二级以上医院,住院则需5500元,相比之下,会员少花了近一倍的费用。”

            截止目前,南川区的34个乡镇、街道办,共有会员近8万人,其中90%的会员是农民。据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三年来,一共有250多万元补给了会员,约有8.4万人次享受了直补,平均每人补了688元,个别会员更达到了22319,9元。加上定点医院在医疗检查检验所让的折扣,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病人的看病压力。

                   “惠民行动”串起的医保链条

            患者看病费用的“降”只是一种结果,而产生这一结果,依赖于“惠民行动”所选择的、颇具创意的商业运行模式。

            通常,药品从出厂到进入医院药房,要经过一系列环节。在饱受诟病的药品流通过程中,药价虚高的“罪魁祸首”是不合理流通与监管制度缺失。如一瓶报价为100元的药,出厂时药厂给中间商的价格可以再1折到4折,而随着近年医药经销环节的激烈竞争,4折以上的药,基本已被中间商所放弃。而以通常的3.5折算,如果中间商拿到药,再通过合作的医药公司将药品“挂网”(医药采购的俗称)应标,这个价通常会在80元左右,倘若经过中间商的公关,医院从医药公司进了这种药,那么医药公司从中间商拿到的药价,通常会在68元左右。如此一来,中间商的利润还有33元。不过,这33元的利润除了被用来做公关费用,还要以药价20%的比例,给医生回扣,塞“红包”,以刺激医生多开这种药的“大处方”。

            “为什么医生要开大处方,就是因中间商从药商拿药是现金交易,但医院从医药公司拿药、医药公司从中间商处拿药,都是赊欠,这种欠,少则半年,多则一年,如果不去‘公关’,不去让医生躲开医院进的自家的药,最后的下场也许就是这批药因过期而被处理掉,这样一来,亏的只能是中间商。”作了多年药品中间商的祁心妍(化名)称,这都是制度造成的,虽然医院在从医药公司拿药后只能被限定不超于15%的加价,可实际上,药价距离其出厂价,已经高出了很多。

              而这种存在多年的药品流通痼疾,在由“惠民行动”所搭建的平台上,基本上被去除了。“‘惠民行动’的发起和运行,就在认真研究了药品流通的各个环节之后,针对药价虚高总结出来的一种解决方法。”目前专门负责“惠民行动”整体运行工作的重庆安惠健康服务有限公司(简称安惠公司),是长龙集团下属企业。公司董事长谭国太说,“‘惠民行动’是长龙集团董事长刘群提出的创意,这个创意清理了药品在流通环节里不合理成分,也真正捏到了问题存在的‘七寸’——‘医药不分家’”

            在“惠民行动”编织的一系列链条中,解决“医药分家”是关键。根据公司与药企的协议,药品由公司的采购部统一采购,药企要把药品在流通过程中产生的促销费,转而让给会员,同时,安惠公司托管各加盟医院的药房,医院再不参与药房管理,这样一来,就让“医药”彻底“分了家”。

            “‘医药分家’抹去了药品在流通环节中的层层加价,而受惠的会员组成团队,会忠诚的参与“惠民行动”,这样,医药分家确保了会员受惠,药房托管又确保了医药分家,而薄利多销又促进了药企、医院等参与者的商业收入增加,整个链条就良性运行了。”谭国太说。
              那么,会员的忠诚度是否能让医院、药企放弃以往的药房收益收益甚至“让利”,转而以获得正常收入来支持“惠民行动”的良性运行呢?听起来有些难以致信,但事实却证明完全行的通。

             “检查\检验打折”  医院负担得起么

           以前,尽管药房托管早在就被尝试过,但由于没有完全“医药分家”,托管也仅仅成了形式。而在“惠民行动”中,加盟医院都把药房交由安惠公司托管。托管后,药房所需药品由安惠公司采购部统一采购。这样,医院不再管理药房,医生开“大处方”不再跟其收入挂钩,药品的“虚高”也就“寿终正寝”了。

          “托管后,药房工作人员还是医院的,薪酬也全部由安惠公司发放,但发放要以医院绩效考核为依据”。南川区人民医院院长李剑平说,加盟“惠民行动”后,在同级医院里,南川区医院的降价是执行的最快的。“只要医院在第一时间得知某一药价降了,便立即按新药价执行,过后再由药房来调整”

          “药房托管对我们也是有利的。药房有30多人,按平均年收入4.3万元算,医院就省下120多万元。而且,托管斩断了医疗机构和药品供应商之间的联系,药费降下来了,药品来源渠道清晰了,医务人员干工作也就没那么多负担了。”李剑平说,尽管灰色收入没有了,但正当收入增速很快。

          在加盟前,医院的检查检验费从来没打过折,但加盟后,就要对会员打折,最低折扣甚至低到过8折,这对会员是实惠,可对医院就成了损失。那么,定点医院能否认同这种因让利带来的损失呢?

          在重庆,医院收入的70%通常来自药费。以前,南川区医院的药品收入占收入的一半左右,加盟后,去年药费收入就降到33%。但同时,药费降低并不影响医院总收入,加盟“惠民行动”后,2008年医院就诊量就从2005年的不足12万人次增加到18万多人次,住院人数也从三年前的万人左右猛增近17000人,就诊量的大增,使医院业务收入从以往的亏损状态,一跃达到了赢利8300多万。用院方的话说,药费降低、检查检验费打折,使医院少收入了一些,但却给医院提升的竞争力,吸引了患者,促发了医院的“规模效益”和“薄利多销”。

             据一份2009年4月15日的“门诊住院统计日报表”显示,当天医院中医科床位使用率高达260%;内科为151.5%,只有妇产科最低,是64.7%。而从去年全年统计数据看,当时医院的床位使用率就已超过了三级甲等医院水平。

           “以前,医生奖金每月是300元,一个季度发一次,现在平均一个月两千到三千元,还按月发。”李剑平说,以前个别医生灰色收入(红包、回扣之类)每月在千元左右,医院正常收入增加后,不光医生,全院医务人员的薪酬都获得了大幅提升,而且大家都拿的坦然。

                参与商家并非“无利可图”

            “在‘惠民行动’搭建的平台上,公司都和医院签了合同,加盟药企的药品进入医院,都由我们的采购部门统一配送,无须再花费以往各类进院及促销费用,配送费用也只收取5%。”谭国太介绍,整个药品供应平台上的每家药企都平等的,从采购到配送,都是透明的,而在加盟药企之外,公司也在全国范围内采购,采购价格当然也是严格根据市场行情管控的。

           “以前药品市场曾出现过一药多价、一药多名等混乱现象,患者几乎无从辨识,而在惠民行动的供应平台上,均统一名称、价格和规格,并且由于体系的健全,从药品采购、到配送,都是健康的。”谭国太说。

在“惠民行动”的模式中,“13.6%”的会员药费直补比例,是个关键数字,它不仅代表了会员所享受的实惠、吸引会员,也还要药企、让运行企业获利,让平台运转正常。对此,谭国太解释说,这个数字是经过测算定下来的,药企拿出以往药品20%的促销费用给会员,而后扣除个人所得税,就得到了13.6%的直补比例。

            “不能高了,也不能低了,现在看来,这个比例是很科学的。”谭国太说。

要让将近两千家药企,10家医院和30万会员的平台运作平稳而又充满生气,如果没有各个参与者的“共赢”,显然是痴人说梦。据了解,虽然加盟药企的药品销售跟以往不同了,但由于无须再为促销投入太多精力,使得企业能够一心做药,而模式所提供的会员机制,又能促使药品薄利多销,因而对药企的长期发展也是有力的。不过,到底1900多家药企参与“惠民行动”所获的“薄利”究竟能有多少,而安惠公司在加盟药企外的药品采购详情如何,目前还无从获知。

             而“惠民行动”对医院好处,显然不仅仅是正常收入的增加。由于药房托管后医院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了业务上,医生不收红包,医院不过度检查,便很容易树立起医院的良好形象,并由于“惠民行动”提供的大量会员,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这个模式对医院的好处很多,如为医院带来患者,规范医院药品的使用方式,而且还保护了医生”,李剑平说,几年前刚上任的时候,当地纪检委的领导就找过他,让他一定要强化纪律,而他也担心,会有医生犯错误,而加盟“惠民行动”后,医院的服务模式改变了,医生开大处方、高价药的基础不在了,实际上为医院找到了新的、良性的发展方向。  

                重庆民间医保方兴未艾

            作为中国民营企业在公众医保领域的一次尝试,重庆长龙集团的“惠民行动”无疑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商业智慧。它对缓解患者——尤其是低收入人群的看病压力,对医院彻底去除“灰色收入”的不良影响,都发挥了作用。不过从公众医保的本身来看,目前“惠民行动”所能提供的,还只是患者购药费用的降低,让“看病贵”得到了缓解了,在大病住院方面,尚无法与国家医保相提并论。

           在“惠民行动”中,普通会员的加入年费是20元,这个费用不保障住院报销。不过,谭国太解释,该平台有一个“大病评估审核”,一旦审核认定某个会员需要救助,平台也会向会员提供,而且数额有时会比国家医保的比例还高。如前一段时间,有位垫江女孩就因病获得了10万元的救助。

          “由于实力所限,现在还无法在会员住院方面制定固定的报销比例。”谭国太说,住院报销实施起来投入会很大,不排除随着平台实力的增强,会在这方面有所考虑。

从“惠民行动”的发展脉络上可以看到,医院的加盟是整个平台得以运行的基础。在万州区、南川区、垫江县等地,都有定点医院,但在重庆市城区,却没有一家。对于这一点,安惠公司的解释是,由于一些主城区的公办医疗机构对这一模式还存在误解,因而接触不少,但没有进展。

            而之所以没有进展,是因为在很多公办医疗机构看来,“惠民行动”只是商业行为,它的模式属于商业运作,怎么能成为广被号召的一种医保形式鼓励人们参与呢?同时,也有不少患者认为,由公司来操作药品流通、托管药房,总感觉不太踏实。如果这样一种模式能有公办机构进行严格监管,也许会更具吸引力。

          经三年发展,“惠民行动”已初具规模。在扩张过程中,尽管模式所具有的魅力在不断显现,也受到社会的多方好评,可在赞许的同时,冷眼旁观者亦不在少数。如南川区文峰村村民的卢伦军说,他两年前他就知道有这个活动,但总觉得不太踏实,就没有加入。“要是能由一些公益机构负责监管,这种模式就会更让人信服。”

           虽然眼下加入“惠民行动”还大多是农民,但由于平台至今还是在重庆区域内运行,因而对于出外打工者,吸引力并不大。当然,作为一种商业运作,“惠民行动”的实力增强还有待时日,如今为了能走的更远,这一行动已平台的组织者重庆市医药惠民促进会的推动下,向纵深发展。如今年3月,“惠民行动”的衍生品——“百万农民健康大行动”便在万州发动起来,与此同时,安惠公司与重庆市总工会进行的合作,也将要在重庆主城区落地开花,应该说,随着“惠民行动”的发展,倘能在重庆全面铺且走出重庆,无疑前景是非常广阔的。(潘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