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昔月狂想曲
昔月狂想曲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0,355
  • 关注人气:1,20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外孙儿和女儿养蚕记

(2021-06-11 13:42:40)
标签:

养蚕经历

蚕的一生

漂亮的蚕茧

金丝蚕

科学实践课

分类: 其它

外孙儿和女儿养蚕记

(外孙儿和女儿养的金丝蚕所结成的彩茧)

俺没养过蚕,但吃过几次蚕蛹,那是在冰城生活的时候。现在的我已经改邪归正了,即使再有营养,也绝不会吃它了

有一次,俺无意中跟老娘聊起了蚕,她很兴奋,说小时候养了很多蚕,天天采桑叶,那蚕啊白胖白胖的,吐的丝长长的,结的茧白花花的,很有意思。

十多年前我回国到杭州旅游,参观了一家很有规模的丝绸厂,平生第一回看到了鸽子蛋大小的蚕茧,感恩之心油然而生:这,才是咱们丝绸之路的真正始作俑者啊!

作茧自缚,是许多人张口就来的成语,形容那些墨守成规、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人,岂不知蚕的“作茧自缚”绝不是它们自己愚笨或无能,而是营造一个蜕变的封闭小环境,然后再沉默中突然爆发,以蛾的形态再次出现在生命舞台。

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给后人留下了一句万古流芳的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那个谐音,不但形容人们的深深怀念之情,而且被后人演绎成勇于自我牺牲的一种极高的精神境界。

总之,蚕很伟大,虽然只是个小小的完全变态(卵-幼虫--成虫)的翅目科昆虫而已,但对人类的贡献尤为突出,绝不输于猪马牛羊。

蚕的生命周期很短,还不到两个月。蚕卵期约十天,幼虫期二十五天左右,蚕蛹期半月左右,蚕蛾约三五天。但每一阶段究竟是怎样发生变化的,我还没见过呢。

机会说来就来了,这两个来月来,女儿三天两头就给我发图片传视频,着我不得不观看她养的蚕,也无意中为我上了一堂堂生动的昆虫知识课。

女儿是个胆小怕事的人,特别怕虫子,每每看到路上爬的或树上挂的小虫子都吓得哇哇大叫。可她为什么敢养蚕呢?只能说迫不得已——为了她儿子,我那刚上二年级的大外孙子。

还真得感谢外孙子的学校,他们有科学课,不光是说说而已,还要让孩子动手去做,其中一个重要项目就是观察蚕的一生,并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这下他妈可遭罪了,不养不行啊,无论怎么怕虫子也得帮儿子养啊,要不然完不成作业不好交代啊!

四月中旬,她在网上买回了带有桑叶的天然彩色蚕卵。说是浙大的科学家通过家蚕和野蚕杂交,利用基因技术,在蚕的丝腺基因上进行着色培育而成的蚕卵。蚕的本身性状没有任何的改变,蚕的身体长大了还是白色的,但吃桑叶的蚕宝宝却可以结出彩色的茧子。

女儿告诉我,她得天天打理粪便,一些小黑粒儿,看着就恶心。我劝说道:你可千万别反感它们啊,你喜欢穿的蚕丝衣服都是它们吐的丝做成的,为了让孩子长知识你得好好养,绝不能嫌弃!

当蚕卵渐渐长成幼虫时,女儿受不了了,胆战心惊地清除粪便,忍着剧烈的不适的心理反应面对它们,外孙儿不敢弄,逼着她妈弄。外孙儿和女儿养蚕记

看到这些图片,我心里也不舒服,但还得鼓励:你就想着蚕“为人民服务”的许多好处,想着孩子长知识交作业,一定要客服心里障碍养下去。女儿说:我得天天给你发图片,好缓解一下我的精神压力,要不然崩溃了......

 外孙儿和女儿养蚕记

外孙子却很兴奋,写出了两篇日记!

外孙儿和女儿养蚕记

外孙儿和女儿养蚕记

半个多月后,蚕开始结茧啦!

外孙儿和女儿养蚕记

外孙子继续记录

外孙儿和女儿养蚕记

女儿告诉我,她一共养了六十多条,别的小朋友还给了几条普通的蚕虫。但在结茧前,有几只身体发黄,没吐丝就憋死了。看,终于有了第一批胜利成果。

 

外孙儿和女儿养蚕记

外孙子天天放了学就观察,继续记录。
外孙儿和女儿养蚕记

看来女儿已经克服了心里障碍,对这些虫子们有了感情,还用纸盒给它们做了巢。说一只蚕得有一个小单间,免得他们互相打扰。

 

外孙儿和女儿养蚕记

她还掌握了一点儿窍门,就是在蚕结茧的时候不能动,如果强行换地方就不吐丝了。那个塑料盒里有几个透气孔,有只蚕钻出一个头就卡住了,她用夹子怕夹死,就不得不动手了!她说那虫子凉凉的,很光滑。

 外孙儿和女儿养蚕记

六一儿童节到了,结茧的金丝蚕就是最好的孩子礼物。

外孙儿和女儿养蚕记

接下来,蚕的生命进入到另一个状态:蛾子——破茧而出啦!

外孙儿和女儿养蚕记

 女儿要留下纪念物,就把蚕茧剥开了,露出了蝉蛹。化成蛾子后,蚕开始成对地交配。公蚕交配完就死了,母蚕产卵后也死了,她很伤心。

 外孙儿和女儿养蚕记

蚕的一生很短,虽然不到两个月,但经历了四次变化,每次都给人惊喜,最后却以悲壮结束。在这期间,外孙子学会了观察,对昆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女儿变得胆大了,由开始的厌恶到后来敢摸它们,并为它们那种爱的奉献而感动。我呢,虽然不能天天看到它们,但通过女儿发来的大量图片和视频,也对蚕那奇特的生命状态变化感到惊讶,并为外孙儿和女儿的养蚕经历而欢欣鼓舞。

蚕虽小,但在人类的衣着方面贡献最大,可与棉花和羊毛相提并论,但它们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特殊贡献,那就是在人类历史上铺就了一条古老而令人骄傲的丝绸之路。

外孙儿和女儿养蚕记

多么漂亮的蚕茧啊,丝绸就是由这些茧抽出的丝做成的。穿上丝绸衣服,千万不要忘了它们啊!同时,我们更应该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然界里的各种大小动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