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络挂号可助力多点执业

(2016-03-02 14:18:07)
标签:

杂谈

北京市治理“号贩子”举措进一步升级。根据最新文件,北京市卫计委将在全市范围内限期清理“公立医院医务人员通过商业公司预约挂号、加号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医生取消与商业公司的“合作”,国内诸多移动医疗平台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

彻夜排队挂不上号,号贩子手里却有号,需要加价数倍购买,这难免令人怀疑、气愤;同样的道理,在114挂号平台、北京市预约挂号统一平台均没有剩余号源的情况下,可以花高价在一些网络医疗平台上挂号就诊,这同样令人生疑,揣测其中的各种灰黑色“利益链”。

但是换个角度来看,如果病急求医的患者通过很多途径都挂不上号,绝望之际却蓦然发现有些网站提供挂号服务,尤其是有的挂号服务并不加价,这也会让人产生“柳暗花明”的感觉。倘若这些途径全都堵死,而常规挂号途径每天放出来的号不增不减,挂不上还是挂不上,那么留给患者的只能是更多的焦虑。

2月中旬央视曾报道称,有的号贩子使用“一呼医生”平台给医生打款300元后,患者不用排队就可以看病;而法制晚报调查发现,某医生的号在114挂号平台上只要7元,显示“约满”,然而通过“传太医”APP支付99元之后,却挂上了号……这一类情形,显然和医院门口“实体黄牛”的所作所为大同小异,的确有“网络号贩子”之嫌。

但是像“好大夫”这样的移动医疗平台,其盈利模式则不是倒号、加价。在其网上预约、转诊服务须知当中可以看到这样的话:大夫利用自己的额外时间为患者就诊,就诊患者是排在正常门诊之后就诊,如无法接受,请勿使用预约转诊服务。

没有占用公立医院的出诊单元、不存在用公众资源谋利的行为,似乎是该另当别论。

但想想看,一个医生当天下午医院规定的是10个号,结果他五六分钟看一个,急匆匆都看完了还远远不到下班时间,于是继续坐在金字招牌的公立医院门诊室里,再给自己和商业APP打工两三个钟头……这感觉好像也不对啊!尤其是当患者看到挂号窗口早已没号,医生却忙着给除了自己之外的其他患者看病,也会产生“不公平”的疑虑。

要解决这样的矛盾,其实早就有了办法。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当中,就曾经提到“研究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2014年底,《关于印发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中则明确表示,要优化医师多点执业政策环境,规范医师多点执业。

公立医院的医生在自己的岗位上、在上班时间里,当然不能通过商业APP预约挂号、加号谋取利益,同时也应该避免“瓜田李下”的嫌疑,不应该在说不清归属的“灰色时间”里做自己的买卖。

但是,在公立医院被“封杀”的APP完全可以和私立医院合作,为医生“多点执业”的推进努把力。当医生下班以后在公立医院以外的场所看病,那么“没有占用公立医院出诊单元”的话才显得更加真实可信。

当然,卫生部门、公立医院也要加强医师多点执业的规范化管理,既不能因为医师多点执业而影响其职称晋升、学术地位,又不能让医生忙于“走穴”而顾此失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