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李某和张某利用空壳公司诈骗老年人钱财,打了一个冠冕堂皇的旗号:发展国家支持的养老项目。在这个旗号下,他们伪造大量合作项目的宣传资料,造成公司雄心勃勃、实力雄厚的假象,包装“候鸟式养老”的概念,诱惑老年人入会,甚至出手将老年人的房屋抵押获取会费,970余万元的诈骗数额令人咋舌。
实际上,针对老年人的诈骗远远不止这一桩。近两年,北京、合肥等地都发生过广场舞非法集资案件,金额也相当巨大,都在五六百万元级别。
中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银色产业”获得许多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支持,开始进入方兴未艾的阶段。与此同时,一些人也开始“借东风”,在老年人身上打起了算盘,用各种方式攫取老年人身上为数不多的财产。
像以上所述诱骗老年人缴纳会费、非法集资的,只是众多骗财方式的一部分,还有许多更加隐秘的手段,软硬兼施,诱惑老年人一掷万金。例如,他们会渗入一些老年人的广场舞、抗病乐园之类的组织,或者会在某些药店坐堂,打着防癌抗病、免费旅游、免费休养等旗号,诱惑老年人上当,向其高价销售来路不明的保健品、药品,甚至强行以比市场价高出许多的价格,售卖床垫、加湿器、空气净化器等商品。
一些上当的老年人少则投入一万两万,多则投入几十万元,承受了财产和精神的巨大伤害。
这些人对老年人的心态有很深的研究,他们捕捉到一些老年人贪小便宜、好面子、求治病、希望长寿、希望生活改善财富增加,并且愿意传播对自己相对有利的信息的弱点,知道一些老年人孤独寂寞,渴望与人交流。
利用这些因素,他们向老年人画饼,热情洋溢、甜言蜜语地推销自己的“产品”和“项目”,甚至不惜诋毁正规医院、正规厂家,让自己显得“高人一筹”且“更加便宜”。
老年人一旦被洗脑入套,则难以自拔,越陷越深,亲属发现后无论怎样劝说,都难回头。有的上当过深的老年人,已经感觉到自己受骗,但由于投入过大,已经到了无法承认现实的程度,所以宁可信其真,绝不信其假,造成恶性循环。
贪婪之手肆意伸向老年人,不仅给老年人本身及其亲属造成巨大压力,也给刚刚开始发展的“银色产业”蒙上阴影。规范市场、打击犯罪,应该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捉住伸向老年人的贪婪之手,一方面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尤其是在保健品销售、集资、入会这样的环节上,依法对违法违规者予以严惩;另一方面,也是尤为重要的,是建立一条效率较高的投诉举报渠道。这条渠道应该由公安、工商等部门建立,确保在接到老人或者家属举报后能够及时甄别,采取措施。同时也应该鼓励老年人,特别是他们的家属,在发现问题后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切勿养痈遗患。
“银色产业”的最终目的,是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拥有一个平和、幸福的晚年,不能让浑水摸鱼者影响老年人的正常生活,不能让千万家庭为此陷入纠纷与苦恼。所以,相关部门应充分重视,对市场进行必要的梳理,对违法犯罪进行果断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