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尽管携程APP的抢票页面已将“购买套餐,抢票时可以插队”的提示删除,但是给大家带来的不良感受却难以消除。春运期间一票难求很正常,大家也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但是如果真的花钱就可以明目张胆插队,则会对公平造成伤害。
从12306针对黄牛设置的各种技术障碍,以及近年来铁路部门的各项规章制度来看,可以说某些基层铁路部门员工倒票形成的灰色利益已经基本被斩断,怀疑携程有偿抢票背后是“有特殊渠道作弊”并无根据。但是这也并不代表携程的做法没有问题。
从“云抢票 携程千万集群服务器同时帮你抢”的广告来看,携程就某种程度而言可以说就是一个“技术黄牛”——旅客独立抢票靠的是自家网络和电脑、手机的速度,以及辨识购票图片验证码的“智商”,但是携程抢票用的则是“集群服务器”,以及看惯了12306验证码的“专业人士”,当他们靠着自身优势把“散户”甩在后面,提供有偿服务的抢票,那么本质上也就是在“倒票”。
其实不仅仅是携程,目前所有的“黄牛”、抢票神器,基本上靠的都是技术手段,而不是靠关系。但技术手段往往难逃“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怪圈。比如对于那些一年只买一两次票的普通用户来说,买车票的图片验证码模糊、抽象、难以选择,但是对于专业的黄牛来说,却完全可以做到熟能生巧、一目了然。这样一来,此举的目的与效果也就有可能背道而驰。
正如此前一些媒体所分析的那样,目前12306购票系统推出的诸多举措都是源于“程序员思维”。的确,用程序员思维去堵截黄牛,很可能会变成双方的技术PK,普通旅客反倒成了玩不起伤不起、只能怀疑自身智商的“旁观者”。
所以,与其把注意力都放在黄牛身上,陷入“魔道之争”的怪圈,倒不如多从旅客角度想想问题,为大家提供更人性化、感觉更好的服务。比如说,春节假期不像是APEC放假之类的临时假期,所以大家的出行计划完全可以提前数月甚至提前半年定下来,因此春运火车票的预售期不妨延得更长一些,从而让集中抢票的矛盾得到更充分的“稀释”。
再比如,回顾去年春运期间,尽管很多车次一票难求,但是我们却也看到某某高铁“上座率超七成”、“上座率超90%”的新闻——为什么一些高铁或多或少地还有座位?显然是因为其价格过高,只能分流一部分中高收入群体。所以,春运期间为了尽快、尽可能地把大家都送回家,高铁倒不妨适度降价,从而让原本就紧张的运力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再比如,高铁动卧、商务座、一等座车厢的运力相比于二等座要低不少,所以在春运期间也不妨临时减少一些,让更多的人可以坐着打折的二等座回家。
文/王青
编辑/熊颖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