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酸酸的食品,你喜欢吗?
又到盛夏。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古人认为小暑期间,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故称为小暑。 但从《1971~2000中国地面气候资料》来看,除青海、甘肃、山西、内蒙、安徽的大部分地区,7月的极端最高气温相对多数出现在大暑外,大多数省份的极端最高气温都出现在小暑期间。在全国32个省市直瞎市(台湾)中,绝大多数地区,7月的平均气温比8月要高,7月是全年之中的最热月,处在7月之中的小暑实际上很热。
http://eat.online.sh.cn/eat/gb/content/attachement/jpg/site1/20130607/0025116acb7e131b756502.jpg
过去民间有小暑“食新”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据说“吃新”乃“吃辛”,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城市一般买少量新米与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所以,民间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说。
伏天民谚有“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人们在食用饺子时,往往要蘸醋(尤其是北方人)。那么醋(酸味剂)的功效有哪些呢?
一、酸味剂的功效
酸味剂是以赋予食品酸味为主要目的的食品添加剂,给人爽快的感觉,可增进食欲。一般具有防腐效用,又有助于溶解纤维素及钙、磷等物质,帮助消化,增加营养。
酸味剂分为有机酸和无机酸。食品中天然存在的酸主要是有机酸,如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和乳酸等。当前作为酸味剂使用的主要也是这些有机酸。
无机酸主要是磷酸,一般认为其风味不如有机酸好,应用较少。
二、酸味剂的种类
目前我国允许使用的酸味剂有磷酸、柠檬酸、山梨酸、构橼酸、酒石酸、偏酒石酸、草果酸、苹果酸、富马酸、抗坏血酸、乳酸、葡萄糖酸、乙酸、琥珀酸等。
三、酸味剂在是食品中的应用
酸味剂在食品工业中被广泛运用,柠檬酸是酸味剂中最温和、可口的酸味剂,在食品工业中应用最广,如柠檬酸被广泛应用在饮料、食品发酵中。苹果酸、乳酸等酸味剂的应用也在发展中。
酸味剂作用如下:
1、酸味剂与其他调味剂配合使用可以调节食品的口味;
2、在酸味中加入甜味物质则酸味感减弱;
3、酸味中加入少量食盐则酸味减弱;
4、在食盐中加入少量酸味则咸味增强;
5、酸味中有少量苦味或涩味物质会使酸感增强。
暑天,预防暑病是因为暑令酷热多雨,脾胃功能虚弱,所以湿热邪气乘虚而入,容易引起疰夏(“疰夏”是一种季节性病症,主要源于天气的暑热和体质的虚弱)中暑等病。要注意清淡饮食,少吃油腻。夏天昼长夜短,休息不好,食欲差,多食酸性食物有助于开胃,既可杀菌,又可增进食欲,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1任清卫《酸味剂的种类及应用》青岛农业大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