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结题报告<游戏活动中大班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研究>

(2017-12-12 15:50:06)

未央区2016年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立项号

yjkt003 

课题名称

游戏活动中大班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研究 

负责人

张莎 

所在单位

西安市未央区天慈保育院 

结题报告

关键词

游戏活动   大班幼儿     合作能力的培养

结题

报告

摘要

   合作是人类在社会交往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应乐意与人交往,学会互助、合作和分享,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能使幼儿不知不觉中感受合作的快乐,在我们的研究过程中,通过教室环境的塑造,教师教育方式方法的改变,家长的鼎力配合,幼儿的合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结题报告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课题研究背景

合作是人们必不可少的能力,是人类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能与人合作的人,才能获得生存空间;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能赢得发展。而幼儿期是合作行为培养的关键期,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前提是让幼儿必须具备合作意识,让幼儿产生合作的愿望,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活教育”中也提到要做一名现代中国人,必须学会合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应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在社会目标中明确提出:要求幼儿能想办法吸引同伴和自己一起游戏,在游戏活动中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解决。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可见合作能力对于幼儿来说是多么重要,可是现在社会的发展各方面因素制约着幼儿合作能力的发展。

课题名称的界定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而自愿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包括言语和行为)而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最终个人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这里的合作指的是幼儿之间的合作,体现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诸如在游戏中、学习中、生活中,能主动配合、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协调关系,从而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同时每个人都从相互配合中实现了目标,而这其中的能力就是幼儿合作能力。

研究对象:本园的5-6岁孩子。

游戏:我国《教育大辞典》(上海出版社)第二卷P218中提到,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有目的、有意识的,通过模仿和想象,反应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活动。游戏的本质是幼儿主体新活动,这种活动现实直观的变现为人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活动。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课题的理论依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应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对幼儿合作能力有相应的要求,作为幼儿园教师应该:1、创造游戏条件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合作的机会,鼓励幼儿能自主选择,能想办法吸引同伴和自己一起游戏。2、积极引导幼儿通过协商解决中的矛盾与纠纷,能和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解决,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自己协商解决。3、尊重他人想法,学会接纳他人,鼓励幼儿共同合作进行游戏,提高了社会交往能力。4、关注幼儿的感受,鼓励幼儿自主决定,独立做事,保护和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积极引导幼儿才能使幼儿的合作能力得到培养,尤其是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幼儿比较感兴趣,在无形中幼儿的合作意识得到了锻炼。

课题研究意义

5-6岁是幼儿合作能力的发展的重要时期,但是现在的家庭因素、社会因素、个人因素、教师因素等缺乏的幼儿合作能力,现在社会独生子女居多,多数幼儿在家很少有合作的环境,也不懂得处理还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加上家长的溺爱和教育方法不得当,是孩子们产生了较强的个人主义。另外,还有的孩子出现了交往障碍,不会交往,渐渐变得胆怯、畏众、孤僻、不合群、沉默寡言、难以接近、缺乏社会交往能力等,社会适应性降低,通过我们的课题研究,让孩子们懂得与人合作,幼儿之间适应自己和同伴组成的“小社会”,懂得别人对自己的评价,重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学会正确对待不同的观点,学会协调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大班幼儿“幼小衔接”、进入社会打下基础。

因此,对大班幼儿的合作能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我们要为幼儿营造合作的氛围,提供合作的条件和环境,使其在与人交往中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并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让他懂得与人交往的乐趣,这样,幼儿的社会性才能得到发展。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一)研究内容和目标

1、研究内容:

   我们研究的对象是5—6岁的大班孩子,在现在社会背景下,独生子女的增多导致幼儿的合作能力缺乏。合作能力不是我们成天对幼儿的说教,而是我们通过教育案例,游戏活动让孩子们自己发现合作能力的重要性,而且不光是要和同伴之间的合作,还要是家长们之间的合作。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敢于,幼儿的合作能力提高了,亲子的感情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让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合作能力:

1通过家长问卷和教师问卷,分别不同角度了解本园大班幼儿在合作方面需要成长的部分,方便我们通过教育干预进行培养。

2为幼儿搭建各种游戏环境,如区域环境、建构区角色区等,创造与同伴合作的机会。

3教师利用集体教学活动设计在教学活动设计中,让幼儿了解与人合作的重要性,提供与同伴合作的方法。

4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让幼儿充分融入交往的过程中来,对于个案,在活动中,教师进行教育观察、干预,让个别幼儿在交往的过程中,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

5注重家园合作,鼓励家长能经常带幼儿一起参加群体性的活动,让幼儿体会群体活动的乐趣,支持幼儿和不同群体的同伴一起游戏、合作、交往,丰富幼儿的经验。

2、研究目标

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大班幼儿的合作能力,作为幼儿园是应该向幼儿提供这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幼儿园作为幼儿最早加入的集体社会生活环境,对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起着重要作用,幼儿可以自由、自主的接受,只要在幼儿园活动中有意识的给幼儿提供和创造足够的、高质量的团队合作活动,再加上教师对幼儿的加大信任和欣赏,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就能得到显著的提高

(二)研究方法

1、调查法:通过家长问卷调查和教师问卷调查,更能清楚单位了解幼儿在合作方面所欠缺的部分,为我们进行课题研究找着了方向,更能针对性的进行课题研究。

2、观察法教师们通过观察法,了解分析幼儿在游戏中的合作能力的有效进步与提高,对比我们经过一系列的教育干预,幼儿在合作方面有没有进步,从而为我们定下一目标提供条件。

3、文献研究法查找文献法通过阅读有关图书﹑资料和文件来全面地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况在课题研究之前,教师要进行理论学习,如:指南的学习,纲要的学习,以及游戏方面,合作方面的书籍,为教师做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为课题研究引领方向。

4、个案研究法:针对个别幼儿进行观察,幼儿都是个性化发展的,通过教师的观察,让幼儿能进行个性化发展,

(三)研究步骤及过程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7年1月-2017年3月)

1、制定研究方案,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明确人员分工,做好课题计划工作。

2、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提高教师研究能力。

3、针对幼儿现状进行问卷调查。

①家长问卷调查,幼儿有无与别人合作的意识。

②教师问卷调查,本班幼儿在一日生活中与同伴的合作意识。

③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针对问题制定课题研究方向。

二、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7年3月-2017年10月)

1、为幼儿搭建各种环境,创造与他人合作的机会。

2、利用集体教学活动,让幼儿了解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3、设计两人及两人以上的合作游戏,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4、区域活动中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创造区域游戏活动环境,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充分感受分工合作的意识;遇到问题能一起克服;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协商解决;知道别人的想法有时和自己不一样时,能倾听和接受别人的意见。

5、利用亲子游戏,共建合作平台。设计家庭小组游戏,让幼儿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同时增进亲子感情。

6、设计幼儿之间的小组合作游戏比赛,让小组幼儿集体协商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幼儿之间的感情。

三、第三阶段:课题结题(2017年10月-2017年11月)

1、归纳整理研究资料,分析比较幼儿合作能力的发展水平。

2、形成优秀案例、观察记录、论文。

3、撰写课题的总结报告和研究报告。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研究的结果:

合作是人的需要,也是社会对人的要求,然而,今天的独生子女恰恰缺乏与人交往、合作的机会,他们身上或多或少有着不合群、自私等表现。我园通过家长问卷的形式对幼儿进行分析,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活动的乐趣,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设计教育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目标,我园在为期一年的研究工作中,幼儿的合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从和别人争抢玩具到最后和同伴商讨合作进行游戏,游戏活动也是小朋友比较喜欢的活动形式,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在我园有了很大的进步,家长们也同样感到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有所进步

研究的成效:

从幼儿方面说,通过教师对幼儿的教育干预,大班幼儿的合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从一开始的争抢、自己玩自己的到现在的幼儿合作搭建,合作游戏,孩子们在集体生活中有了自我存在的价值感,尤其是到大班第二学期,孩子们在进行小组游戏的过程中,懂得分工合作,自己的问题自己商讨解决,也为孩子初步踏上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师们通过课题研究,也初步懂得了怎样观察幼儿,在幼儿发生冲突时,知道不介入,让幼儿尝试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们通过研讨活动,能运用理论来解决自己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使自己朝着更加专业的教师奋进。

课题研究工作以来,家长一直就是我们研究课题的支持者,通过和家长们沟通得知,幼儿在与人交往、与人合作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在家里从小公主、小皇帝变成了爸爸妈妈的小帮手,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

课题研究以来,不管从教师、幼儿、家长等几方面都有了进步,但我们在科研中还是存在需要改正的问题:

1、研究队伍中我们的教师还是比较年轻,专业性不强,需要我们后期在加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多学习理论知识,丰富自己的头脑。

2、研究的过程性资料收集的不及时,文档档案在后期结题时资料有缺失,往下次在课题研究中有专人进行课题资料的收集。

3、虽然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成效,但研究过程中缺乏专家的引领,如果专家能来园指导此次课题研究的计划,相信教师和幼儿都会成长很快。

4、教师对于个别幼儿的关注度还是不够,应关注到幼儿的个体差异,使幼儿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有进步。

5、研究过程中,大部分家长都能支持各项工作,但还是有小部分家长没能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所以,该幼儿的合作能力发展较慢,所以,以后在家长沟通方面还是要加强。

课题虽已结题,但对于我们幼儿发展没有结束,我们将继续根据我们课题的研究的步伐,继续前行。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发展与指南》

2、《幼儿园学前教育指导纲要》

3、《幼儿园游戏新编》

4、《幼儿与环境的对话》

5、《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6页的范围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