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引领下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思考

(2023-12-07 12:16:17)

《评估指南》中关于环境创设的评估明确地指出了两个关键指标:空间设施和玩具材料。要求幼儿园积极创设丰富适宜、富有童趣、有利于支持幼儿学习探索的教育环境。《评估指南》的颁布给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带来了一些新的思考让我们更加意识到幼儿园的环境是幼儿成长的重要支柱。

《评估指南》的指导思想中指出教育要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导向。也就是说我们要综合幼儿园的可利用资源,关注幼儿的需要,基于幼儿的经验,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因此,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我们要立足于儿童视角,从室内环境、户外环境人手,将教育的想法和元素自然地融人其中,让环境充满丰富与多元的特质。

环境创设的灵感应源于儿童。环境创设时,他们拥有发言权,并参与创造。我们需要不断地倾听儿童对于环境的想法,不断地完善儿童的想法。我们是教育者,也应该是倾听者和记录者。环境创设应联结儿童的精神世界。儿童想法的本质是渴望和环境、他人建立起深度的联结。环境创设应注重儿童创造性的发挥。在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儿童的积极参与,还要重视他们创造性的发挥,让他们有机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探索和呈现个性化的创造。

在环境创设中,我们要注重儿童与环境的互动,鼓励儿童在环境中完成自我创造,帮助他们逐渐认识到“游戏的样子就是生活、学习的样子”。这样才能发现他们学习的秘密,给予适宜的支持。我们要保护儿童丰富的思想与情感以及富有创造力的大脑,还要和他们一起发现与思考,共同记录下生活的美好。我们要运用自身蕴含的文化力量引领儿童,通过对话和儿童共同构建环境的场域。

成人追随儿童,儿童追随自然。在创造自然环境的时候,不仅要体现出自然的本来面目,也要考虑人类生命的早期是如何和自然相处的,要有花、草、树、木和人类早期探索生活的轨迹。当这些轨迹促进儿童学习发展的时候,它不仅仅停留在满足儿童的认知需要上,还满足了儿童精神和灵性腾飞的需要。室内环境的创设应适当留白。把空间留给儿童,等待儿童点一点地去填满。与此同时,室内环境还应多使用自然材料。从收集材料开始,孩子们就可以参与进来,鼓励他们去亲近大自然,将大自然中的宝藏带的幼儿园。最近正好是秋天的主题,我让孩子们一起收集了很多松果、贝壳、蟹壳、鹅卵石、木片、树叶和树枝等自然材料,孩子们腾出一块空地,让孩子们运用这些自然材料创作性地自由拼搭他们想象力是无限的,他们可以用鹅卵石一只可爱的小兔子也可以用树叶、树枝和松果搭建一秋天的公园百玩不厌……

环境创设应基于空间线索,提供给儿童可理解的、开放的、可互动的自由表征的象限空间。因为儿童有平视、俯视、仰视三个角度。平视的部分可以展示其学习过程;俯视的部分可以展示、表达潜意识与自我的联结;仰视部分,是儿童学习之后总结与提升的表征,这种能力,也被称为“元认知能力”。鼓励儿童用自己的方式把这三个空间填满。

环境是课程生成的土壤,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不断生成新的学习。另外,课程也会生成新的环境。课程实施需要某种特定环境的支持,而课程开展的过程与结果也会促进环境的改变。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的哲学思考、经验创造以及主动探索的精神也将逐渐形成与完善。

在创设环境的实践与研究过程中,我们也在思考“到底应提供给儿童什么样的经验?”“环境创设的出发点到底在哪里?”“环境创设背后的文化价值取向是什么?”童年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儿童应该是能够为人类生活做出巨大贡献的,而他们的文化价值却常常被成人忽略。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不仅是指站在儿童的视角,理解他们的想法,还需要给儿童真实的表达与.创造的机会,帮助他们将想象变成现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