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语文核心素养”纲举目张

(2022-05-24 18:22:15)

      再讲讲语文核心素养。以前的课标也提过语文素养,但没有核心两个字。语文素养可能很多,通常我们会想到这是指听、说、读、写能力,或者加上文化文学修养等等,但仍然比较模糊。新课标提出 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方面,即是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自信。语文学科的定位这样就清晰了,可以说长期以来关于语文是什么,语文要教什么,学什么等等问题的争论,也大致可以终结了。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在整个义教语文课标中纲举目张,引出很多理论生长点。

            语文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我想重点说说对思维能力的理解。新课标提到语文学习中的联想,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能力,特别提出要重视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其中直觉思维、形象思维以前我们比较少注意,我们通常会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比如读一首诗,要求边读边想象画面。这里有联想,其实还有感悟,有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这次新课标特别提到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对于语文教学是有启示意义的。

           对于小学初中学生来说,保护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好奇心、求知欲,很重要的就是要注重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课标还提到思维品质的提升,包括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独创性……这特性太多了,但实际上我们在教学中都会碰到的,要有这些方面的意识。

 

 

 

我再举个例子,为何要不断训练写作?不只是为了学会写文章,更要紧的是通过写作训练来达到思维训练。新课标把思维能力作为语文核心素养重要的部分,对改进语文教学是有重要启示的,因为长久以来,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弱项。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审美创造,也是我们学习新课标要特别关注的一个提法。其中要求通过审美的体验、评价来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还有品位等等,这些都是很重要,而以前我们未能充分重视的。  

 

 

 

当然更重要的是摆在第一位的文化自信。为什么特别强调?现代社会的发展,物质、商品的极大丰富,但也出现精神贫困的问题,尤其是国际矛盾斗争的加剧,如何立国,如何凝聚和振奋国人的精神,如何挽救道德滑坡?需要文化自信。现在这个问题强调很多了,但是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还是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要批判抛弃那些腐朽的,不合和现代社会的这样传统文化的部分,挖掘优秀的成分,处理好创造性地转化跟创新地发展的关系,所以这是比较难的。

 

 

 

我们要强调文化自信,同时也要让学生理解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学习怎么分析看待文化现象。这是比较难、但又不能不解决的问题。

 

 

 

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的能力的提升,审美能力的提升,还有文化传承,文化理解,都是应该以语言的建构和运用为基础的,我提出以一带三,就是这个意思。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整体性的,具体到每个单元某一课的学习,可能会比较偏重其中某一两个方面,但没有必要一项项单列去完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