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曲江第一小学小课题研究
中期报告
立项号
QJYX2018-08
课题名称
道德与法治课堂运用情境教学的实践研究
负责人
杨秀秀
所在组别
( 一、二
课
题
研
究
进
展
情
况
从2018年9月至2018年12月,顺利完成了课题研究的第一阶段及第二阶段的部分工作。
一是完成了2次有关课题的学习与讨论。我们课题组先后学习了西安市雁塔区2016年至2017年《道德与法治》暑期培训的所有课件资料、《课改背景下如何创建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论文资料、《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论文资料、《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分析》论文资料、《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资料探讨》论文资料、《运用多媒体创设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情境》论文资料、《基于情境教学理论的<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研究》论文资料、《思想品德呼唤情境教学》论文资料等,并结合课题进行研讨。通过学习与研讨,我们将学习后的心得结合我们现下的教学实际需要,重新细化了我们的研究目标。研究目标具体为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如何选择创设情境的方式进行课堂的导入,完成优质的开课效果。2、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设计的活动环节中,如何创设体验情境与透视情境,让学生深入地体悟与明理;3、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在教学设计中如何升华情境让孩子们自己进行讨论辨析、道德评价和行为训练。在研究目标细化后,我们翻出道德与法治现使用的一、二年级的四本教材目录部分,每个老师思考并标出,根据具体的一节课,可以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这个教学情境可以放在教学的哪一个环节?
二是课题组每一位老师都选择一节道德与法治课,并且根据教学内容,利用情境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设计,实施教学实践。课题组的雷亦轩老师选择的课程是一年级下册《我们有精神》这一课,在本课的导入部分,雷老师就依据本课中的绘本故事《谁最精神?》,将该绘本故事通过音频播放形式创设了一个故事情境,让学生明白了做到“有精神”需要做到哪些方面?课后,雷老师对授课班级的学生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测试,本班中的所有同学都知道了一个人看着非常“精神”需要做到哪几个方面。课题组杨秀秀老师选择一年级下册《分享真快乐》,课程的一个环节中,要让孩子们明晰;分享故事时要把故事讲得更加生动。课堂上老师随机叫了一位同学读了一篇小故事,同时播放了网上现成的故事播放音频。通过现场演示情境与创设音频情境,孩子们从对比中体悟到了分享故事要生动。课题组刘静老师选择的是一年级下册《花儿草儿真美丽》这节课,课堂上有一个环节是让孩子们体验有花草的世界精神愉悦的享受,起先刘老师先让孩子们直接说出一个街道有花草好还是没花草好,发言的孩子较少,甚至有的孩子压根就对老师提的问题没有兴趣回答。随后刘老师创设出有花有草和无花无草的两幅图片情境让学生们体验,感知花儿草儿给我们带来精神上的愉悦与享受,这样一来,孩子不仅有了现场体验还迅速调动了自己的生活体验,孩子们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感受与体验。根据这三堂课运用情境教学达到了怎么样的教学效果,三名老师都说出了自己的心得与体会。
存在的困难及解决思路
存在的困难;
1、在创设情境中,有些情境在课堂中无法真实再现或真实再现困难,老师们不会利用多媒体动画去模拟情境。例如:在课堂上要让学生进行整理房间的训练,在班级课堂上整理家有些困难,但是老师如果利用多媒体模拟一个房间,让孩子们在模拟的房间里模拟整理房间就会非常容易。
2、如何组合多种情境方式,让创设的情境达到最佳效果。比如在创设故事情境中,老师可以带上布偶,可以放背景音乐。让这个故事创设的情境更加真实,更加能让孩子们投入在其中。
解决思路:
1、 询问与请教本学校的信息老师,掌握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的技术。
2、 继续研讨与分析,根据具体课程,如何组合多种情境方式,使得学生能够走近情境,从情境中体验得更加深刻。
能否按期结题
专家的指导和建议
专家指导意见在上完课师,将调查问卷的形式更换与学生访谈的形式,因为调查对象是一、二年级学生,书面表法能力较弱,再者如果调查问卷只出选择题,呈现的调查结果显示则会不具体,不全面。
注:
1.正文楷体小4号,行间距22磅,首行缩进2个字符,一级标题加粗。
2.篇幅控制在A4纸4页(不少于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