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曲江第一小学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开题报告)
立项号
QJYX2018-08
课题名称
《道德与法治课堂运用情境教学的实践研究》
负责人
杨秀秀
所在组别
( 一、二 )年级( 道德与法治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要求,进一步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深入开展法治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昔日的小学教材《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目前为止,部编版教材的《道德与法治》已经在小学一、二年级普及使用。应运而生的部编版的《道德与法治》教材对比往日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改变即是:让儿童在生活中发现、体悟,甚至要把自己习得的道德与法治内容切实的运用于生活中,真正地做到“知行合一”。这个变化需要“情境教学”的介入,才能更好地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效益。加之,课改要求重孩子参与,重孩子体验。如果课堂上缺少了情境教学的介入或者情境的创设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不能让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意识深刻植入孩子们的心中,则会引起孩子们只是浅薄地知晓,而非真正地形成内在的道德素养和内在形成的一个规则秩序。如何依据课堂过程中的需要创设出一个恰切情境,使得情境教学更好地达到一个良好的课堂效果,是我们本次课题小组所要研究的重点。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在一、二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当中,时下的老师会常常运用情境教学去处理教学上的一些环节来达到某种期许的课堂效果。面对一、二年级现下实行运用的四本部编版新教材,重新考虑与审视如何运用情境教学辅助新教材在课堂中的实践教学。这个情境设计可以作为导入,也可以作为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一个活动过程的引入。在我们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我们不是为了“情境教学”而“情境教学”,而是在我们课堂实践过程中需要“情境教学的时候”在进行“情境教学”。如果把教学内容比作让孩子们必须服下的“汤药”,那么“情境教学”就是辅助孩子服下汤药的一块糖“糖”。这块“糖”不仅要让孩子们不仅顺利地服下“汤药”,也不能影响这个汤药的“药效”,甚至这个这块“糖”还要让这个“汤药”的药效更加的显著。
在小学低段的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则更加需要情境教学策略,让孩子们体验更加深切。并且现在要提倡道德与法治要紧密联系现实生活,让孩子明白学习的内容是对自己的生活有用的。需要才会促发学习渴求的动力,情境教学则可以还原孩子们周遭发生的现实生活,让他们有自主探究的欲望。
现在最基本创设的情境教学的途径一共有以下六种:一、生活展现情境;二、实物演示情境;三、图画再现情境;四、音乐渲染情境;五、表演体会情境;六、语言描述情境。除这六种基本途径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情境创设情境即是:多媒体模拟演示情境。具体选择哪种情境教学的途径方式,则依托于对应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实际的需要。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8年9月-10月)
收集并整理本课题相关的各种现成的资料,课题组所有成员对课题的基本概念进行深入了解与界定,确立出本课题具体的研究方向。制定本课题的初步实施计划。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8年11月-2019年4月)
本课题组成员依据初步实施计划进行对教材课本指定的课题进行讨论,整理出教学设计。
教师根据教学设计,进行相对应的课堂实践。课堂实践过程中,可针对其中的1-2节课,利用多种教学成果检测方式,测试课堂效果。根据测试效果,课题组成员利用互相听课、评课,积极进行反复研课,以期至最佳效果。
观摩名师授课视频,总结名师们在他们在教学中的情境运用,及运用后学生的表现和教师的表现。
根据大量的实践,重现审视初步实施计划的不足,在原计划基础之上,做合理地调整。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9年4月-2019年9月)
收集并整理研究成果,并对研究成果、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做出总结。
撰写结题报告和论文,并上交。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预期成果: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得教师对情境教学的创设有更深入地理解与认知,知晓每一种创设情境的途径会使课堂教学带来怎样的效果,熟练地运用恰切的情境教学途径解决自己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
(1) 找到部编版教材更新的部分新内容,能够运用情境教学将这些新内容授于课堂中,达到一个好的教学效果。
(2) 通过整体研究的过程,总前前人的研究结果,并且在前人的研究过程上,总结自己在情境教学方面新的体悟与发现。
预期呈现:
(1)准备阶段:(2018年9月-10月)
(2)实施阶段(2018年11月-2019年4月)
(3)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9年4月-2019年9月)
注:
1.正文楷体小4号,行间距22磅,首行缩进2个字符,一级标题加粗。
2.篇幅控制在A4纸5页(不少于3000字)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