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绒咖啡滴滤的源流史

标签:
阿汤咖啡大连咖啡美食 |
分类: 咖啡笔记 |
(以下内容由阿汤咖啡原创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法兰绒滴滤咖啡,以其独特的圆润稠厚的口感深受咖啡爱好者偏爱。
日本法兰绒手冲大师标交纪曾经在一次访谈会中说过,法兰绒手冲要比滤纸滴滤更具有味道上的优势、且手冲姿势又很酷;与其他诸多器具比较,萃取味道更趋于理想的要求。以下将法兰绒这种器具的源流小史整理一下以佐诸咖探究追求。
1710年法国,最初出现使用法兰绒过滤咖啡的方式
1821年英国,出现法兰绒滴滤的方式冲煮咖啡
1910~20年美国,由欧洲传来咖啡热潮中沿袭了欧洲的咖啡器具
1911年美国,纽约Edward Aborn申请了带有把手设计的法兰绒滴滤架专利(Make-Right coffee filter)。但该器型随后在美国消失。
1821年英国,出现法兰绒滴滤的方式冲煮咖啡
1910~20年美国,由欧洲传来咖啡热潮中沿袭了欧洲的咖啡器具
1911年美国,纽约Edward Aborn申请了带有把手设计的法兰绒滴滤架专利(Make-Right coffee filter)。但该器型随后在美国消失。
http://s4/bmiddle/003wWxjpzy76G4ZNB3tb3&690
1929年日本,星隆造《咖啡知识》中介绍了欧美流行的萃取器具;同时期巴西政府在日本东京直营的咖啡店中,刊行法兰绒、布等萃取咖啡知识手册。
1939年日本,大坪正《咖啡论》中介绍了欧洲法国流行的“过滤法”、“搅拌法”两种绒布萃取方式。但其中的过滤法是将事先煮好的咖啡液再次注入装入布袋里的咖啡粉中。
1929年日本,星隆造《咖啡知识》中介绍了欧美流行的萃取器具;同时期巴西政府在日本东京直营的咖啡店中,刊行法兰绒、布等萃取咖啡知识手册。
1939年日本,大坪正《咖啡论》中介绍了欧洲法国流行的“过滤法”、“搅拌法”两种绒布萃取方式。但其中的过滤法是将事先煮好的咖啡液再次注入装入布袋里的咖啡粉中。
二战时期交战国基本都实行咖啡流通管控,咖啡的萃取技术几乎停滞。
欧洲瑞士自家烘焙老店Caffè Ferrari保存完好,法兰绒手冲滴滤自成体系,被誉为滴滤咖啡的圣山神殿。
欧洲瑞士自家烘焙老店Caffè Ferrari保存完好,法兰绒手冲滴滤自成体系,被誉为滴滤咖啡的圣山神殿。
日本战后的自家烘焙店如同雨后春笋般盛起,法兰绒手冲技术盛极一时。基于早期欧美的“浸煮过滤方式”、德国梅丽塔滤纸的一次注水过滤方式逐渐演变为独特体系的粉层构建萃取方式。
1947年日本,襟立博保(1907-1975)大阪自家烘焙店NANCHI开业。影响日本法兰绒手冲界的襟立流派。
1948年日本,关口一郎(1914-今),东京自家烘焙店LAMBRE开业(1948-今)。影响日本法兰绒手冲界的关口流派。
1962年日本,标交纪(1940-2007),东京自家烘焙店MOCHA开业(1962-2007)。师从襟立,自成一派的名家。
他们的弟子如同枝叶繁开,绒布及把手架样式多样,其法兰绒萃取理论及技术体系影响甚远。时至今日,在日本依然很多名店、家庭流行使用法兰绒滴滤咖啡。
1948年日本,关口一郎(1914-今),东京自家烘焙店LAMBRE开业(1948-今)。影响日本法兰绒手冲界的关口流派。
1962年日本,标交纪(1940-2007),东京自家烘焙店MOCHA开业(1962-2007)。师从襟立,自成一派的名家。
他们的弟子如同枝叶繁开,绒布及把手架样式多样,其法兰绒萃取理论及技术体系影响甚远。时至今日,在日本依然很多名店、家庭流行使用法兰绒滴滤咖啡。
--2016年11月25日阿汤咖啡,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参考文献
旦部幸博《咖啡的科学》(2016)、归山人《咖啡漫考》(2012)
------------------------
阿汤咖啡 atang coffee(大连高新园区万达广场高新金街4-1-1-14)
订阅号: 阿汤咖啡之汤团
TB/WD: 阿汤咖啡
新浪微博:@atangcoffee
阿汤咖啡 atang coffee(大连高新园区万达广场高新金街4-1-1-14)
订阅号: 阿汤咖啡之汤团
TB/WD: 阿汤咖啡
新浪微博:@atangcoffee
前一篇:咖啡与甜点的搭配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