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之一百五十:《冒充》

分类: 随笔 |
随笔之一百五十:
《冒充》
赵忠心
昨天上午,接到全国妇联儿童部一位年轻朋友的电话。她是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秘书处的工作人员。
电话里,她没有说什么具体事,只是说:
“赵教授,您好!吴部长要跟您说话。”
这位吴部长,也是我多年的老朋友了。她是全国妇联儿童部的原副部长,现在是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的副秘书长。
吴部长在电话中说:
“赵教授,又要打搅您了。有件事儿,想核实一下。有一个叫某某某的,他要成立一个什么有关家庭教育的组织,邀请我出席他们的成立大会。他亲口对我说,他是您的学生。您是我们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的老会长,家庭教育学术界的老前辈。要真的是您的学生的话,他们都是干正事的,我就得去出席,帮这个忙,表示祝贺,支持。究竟是不是呢?请您告诉我。打搅了,抱歉!”
又一个冒充我学生的骗子。
我跟吴部长说:
“我的学生是有数的。我明确地告诉你,这位,不是我的学生。这个人,是开家庭教育公司的。这个人的名字,我曾在网络上见到过。人长的是什么模样,我都不知道。我们没有交往过,从未谋过面。他可能认识我,可我,并不认识他。
“吴部长,谢谢你打来电话!一是谢谢你对我的尊重,也是谢谢你的谨慎。当今,我国家庭教育市场的环境太复杂了,开办家庭教育公司的什么人都有。这人啊,怎么一经商,就不顾脸面,满嘴跑火车,撒谎也不觉得脸红。冒充我学生的事,已经发生过不止一次。我很反感,也很无奈。
“吴部长,以后你们再遇到这样的事,是要谨慎对待,打个电话,找我核实一下。要不,会出乱子的,对咱们全国妇联、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的影响也不好。”
这种冒充我学生的事,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有的人,只是到过我家,请教过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便在全国各地讲课时,大言不惭地吹嘘说是我的“关门弟子”。
我看到这个消息后,虽然心里很不悦,但耐于情面,也不好当众揭穿事情的真相。后来,有人公开对此提出质疑,要我说明真相。迫不得已,我不能再藏着掖着了,只好在博客中实话实说,回答说,他不是我的学生。别的话,我什么也没说。
其实,这个人是边远地区的一个外科医生,从未学过教育,也没有从事教育的经历。打着是我学生的旗号,到处招摇撞骗,骗取信任。谁知道他打着我学生的旗号,究竟给家长讲了些什么东西呢?
还有一个人,是西南地区某市的。他,是男还是女?至今我都不得而知。他的名字,我都是第一次看到。他是什么职业经历,拥有什么学历,我一无所知。此人在网络上推销他的家庭教育课程,就大言不惭地说他自己是“赵忠心教授的学生”。还说是在赵教授亲自指导之下设计的课程。我在网络上看到了这则消息,很生气。这也太明目张胆的了。怎么能这么干呢!
也是迫不得已,只好在我的博客上郑重发表了一个声明,说明我根本不认识这个人,正本清源,以正视听。
我不清楚,这些人冒充我的学生,是出于什么动机?什么目的?是看中我的学识,还是看中我的人品?
我揣测,不见得是看中我的学识,恐怕主要是看中我的人品。我的学识,我很有自知之明,还做得很不够。我对我人品的修养,从来是重于学识的修养。学识可以是二流的,但人品必须做一流的。我这大半辈子,从未做过一件撒谎骗人、沽名钓誉、欺世盗名的龌龊事,在业内,口碑还是很不错的。
这些人,冒充我的学生,无非是借助我的名誉,取信于人。要取信于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踏踏实实地学习,老老实实地做学问。不在这方面下功夫,采取欺世盗名的办法,可以骗人于一时,不可能骗人于永远,迟早是要被看穿的。
至于,打着我的旗号开办家庭教育培训班的,更是数不胜数。
一个家庭教育文化公司,在培训班的招生广告中信誓旦旦地说,“拟请著名家庭教育专家赵忠心教授做培训班的主讲教师”。
其实,他们办班的事,我并不知道,没有任何人跟我联系过。我根本不认识这些人。
这些人发布这样的招生广告,是动了脑筋的。这个“拟”字很有讲究:即打算请。至于是不是真请?这是个“玄机”,再另说。就是他们不真请我,也会有说辞,随便编个瞎话:“我们邀请过了。赵教授有事来不了。”把没有去讲课,失信的责任推给我,让我承担不明不白的责任。
前些年,就有这么一件事:一个家庭教育文化公司要办班,招生广告中说清我去讲课。有一个有心人,把招生广告传给我,要我证实一下,我是不是真的去讲课。说,您老要是去讲课,我就报名参加这个培训班。
我当即给这家家庭教育公司打电话过去。我问:
“请问,你们邀请赵忠心教授讲课了吗?他答应了吗?”
对方信誓旦旦地说:
“我们邀请了,赵教授答应了!”
我说:
“我就是赵忠心。我怎么不知道这件事?”
对方立即放下了电话。
还有一次,一个家庭教育公司举办了一个‘国际家庭教育理论研讨会’,给我打电话说:我们请赵教授出席开幕式,只在主席台上坐五分钟,不需要讲话,就付给您5000元酬金。
我知道这个人是从监狱里出来的。原来判的是死缓。后经减刑,改判为二十年刑期。从监狱里出来后,就到北京来,开办了一个家庭教育公司,规模还很大。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样的人,我是不会与他“同台演出”的。
我对他说:
“坐五分钟,时间太短了。要是坐一个小时,我就去。”
那天开幕式,中国关工委一位副秘书长应邀去了会场。这位秘书长是我的老朋。会后,他给我打电话说,他一到会场就四处寻找我的身影。
他说,赵教授最清楚家庭教育领域的这些人的底细的,且一向是态度明朗,不会随随便便地去坐主席台的。赵教授要出席,肯定是正规的会,是值得支持的;要是赵教授不出席,恐怕就是来路不正的会。
事后,他很懊悔。打电话对我说,后悔没有事先跟我联系验证一下。给这样的一个会站脚助威去了,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他感到很恶心,也后悔自己的不慎重。
一些从事家庭教育的文化商人,深知我这个名字“潜在”的经济价值,背着我,做出了很多名目的不齿的事,我防不胜防,无可奈何。他们打着我的旗号“贩卖假货”,肆意损害我的名声。他们赚了钱,挨骂的却是我。
假如我真的是说了对不起大家的话,做了对不起大家的事,我受到谴责或谩骂,那是罪有应得,活该!可这些人打着我旗号“贩卖假货”,干出蒙坑拐骗的缺德事,赚昧良心的钱,我却不明不白地替他们背这个黑锅,我找谁去说理去呀!
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市场是相当混乱的。很多都是靠吹牛骗人混事,欺骗家长,欺骗家庭教育工作者。
而且,有很多的家庭教育公司、家庭教育网络、研究所、研究院,都是打着“中国”、“中华”、“全国”、“华夏”的旗号,名号大得吓人。
其实,绝大多数,都是个人开办的私人机构。他们这样做是非法的。
好在,我国民政部,目前已经开始着手清理这些乱象。
(2018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