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教论说”之五十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庭教育发生的变化》

(2025-03-11 05:28:31)
分类: 家教论说

 “家教论说”之五十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庭教育发生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庭教育发生的变化》

  赵忠心


家庭是一个比较封闭的社会组织形式。但家庭并不是孤立于社会之外,与社会生活想隔绝的,而是息息相通的。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变革都会通过各种渠道渗透到家庭生活之中,影响家庭生活,影响家庭教育。

改革开放是急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一定会导致家庭教育发生相应的变化。

要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必须了解、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家庭教育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以使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更具有针对性,避免一般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家庭教育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一是,生育子女的目的发生变化。

 生育子女的目的,由过去满足家长的物质需求(“养儿防老”),到主要满足家长的精神需求(精神慰藉)转化。

但遗憾的是,“养儿啃老”的现象出现了。过去说“父债子还,天经地义”;现在是“子债父还,天经地义”。“孝子”的本意为孝敬父母的儿子,现在的含义应改为“孝子,孝子,孝顺儿子”。

生育子女的目的是一种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取决于经济基础。

二是,子女数量观和质量观发生变化。

由过去的“多子多福”、“多多益善”转变为“少而精”,一个足矣。极端的家庭还不要孩子,“丁克家庭”越来越多,出在经济发达地区、文化层次比较高的家庭。

子女数量多少和质量高低,主要是跟经济发展状况有直接关系。越是经济落后地区的家庭,子女的数量就越多,而质量要求不高。原因是生产方式落后,以体力劳动、手工操作为主,生产力水平低下。而经济发达地区,生产方式现代化水平高,是脑力劳动为主,容易接受计划生育政策;家长文化程度越高的家庭,就越不愿意多生育子女。

三是,家庭教育重视程度发生变化。

中国向来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家长都视家庭教育为家庭里的头等大事,舍得时间、精力和资金的投入,教育模式由粗放式”转变为“集约式”。即由“浅耕粗作,广种薄收”转变为“精耕细作,精雕细刻”

对家庭教育的空前重视,跟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劳动方式现代化、社会对劳动者素质要求提高和家庭子女数量少等因素,有直接的关系。

四是,家庭教育的功能发生变化。

家长作为子女的监护人,对子女抚养、教育、保护是家长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来都应该是家长亲力亲为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抚养、教育、保护的职能开始向社会转移,社会化的成分越来越多。比如请保姆、寄养、请家庭教师等,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社会保护成分和程度的大为加强。

家庭抚养、教育、保护功能的转移,减轻了父母养育、保护的负担;但使父母子女之间的亲情渐渐淡化,家庭教育中的感化作用日趋削弱。

五是,家庭教育方式方法发生变化。

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逐步由专制、野蛮,逐步走向民主、文明,子女的人格得到尊重,合法权益得到保证;但家长的权威受到挑战,威信降低

六是,家庭教育的模式发生变化。

家庭教育模式由封闭走向开放。具体表现是:由父母对子女单向管束,到父母子女双向互动转化;由家长单纯说教,到鼓励、支持子女实践锻炼转化;由与社会隔绝,到以社会为课堂,以社会生活为教材转化。

七是,家族的制约和家族传统的影响发生变化。

随着社会的开放、人口的流动,家族对年轻一代人的制约和家族传统对年轻一代家庭教育的影响逐步减弱,代之以现代的、公共的家庭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

过去,中国的家庭教育子女是严格遵循祖宗的家庭教育之法;现在是,按照公开出版的家庭教育读物或其他媒体倡导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教育子女。

八是,家长对子女的控制发生变化。

过去,中国封建家长制盛行,“父为子纲”,子女的一切都要由家长控制、支配。随着社会的发展,年轻一代个性得到解放和尊重,家长思想也逐步开明、开化,子女的兴趣爱好、发展方向,以致于职业选择、恋爱婚姻,由家长做主,逐步转变为由子女自主选择,“父母包办”、“克绍箕裘”、“子承父业”的现象大为减少,子女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等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