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母修养”之二十五:《让折翅的小鸟重新飞上蓝天》序言

(2025-03-07 06:03:55)
分类: 父母修养

“父母修养”之二十五:《让折翅的小鸟重新飞上蓝天》序言

说明

《让折翅的小鸟重新飞上蓝天——离异家庭子女教育》一书,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3月出版。作者是天津教育科学研究院孟育群研究员。

孟老师是我的老朋友,也是我的大姐,我们已相识多年。他们撰写的这本书,是专门研究、介绍离异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2007年,孟老师把书稿送给我,希望我给该书撰写序言。我认真阅读之后,我觉得这是一本很不错的书。当时,关于离异家庭子女教育的书,在图书市场上很难见到,不可多得。出版这本书,可以弥补这类图书的空白,满足有关读者的迫切需要。

于是,我便答应给他们的书撰写序言,推荐给有关读者,并主动为他们联系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他们很感激我倾情相助。

这篇序言曾于2008年6月29日在《中国教育报》上转载,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 

《让折翅的小鸟重新飞上蓝天》

序言

赵忠心

 

 在十五年前,我曾主编过一套系统的家长学校教材。对象跨度很大,从孩子出生一直到高中毕业。我设计了十个题目,计划出版总共十本的套书,其中就有一本是“离异家庭子女教育”。

我觉得“离异家庭”,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弱势群体,子女的家庭教育需要给予特别的关注。

我听说,北京教科院的一位专家在研究这个问题,就特地邀请他“加盟”,撰写一本关于离异家庭子女教育的书。当时,他也认为这个问题很重要,表示乐于跟我合作,他痛痛快快地答应了。我当时很高兴。

可没过多久,他又打了“退堂鼓”,说这个任务他实在难以完成。原因是,他的研究在进行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做这样的题目,必须要对当事人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当初离异的原因、过程,当时的心理状态,以及遇到的困难与如何解决的等问题。不然,子女的教育很难对症下药。

然而,这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离异本来对当事人就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不堪回首。他们对已经成为过去的那段令人伤心的事讳莫如深,谁都不乐意旧事重提,很怕重揭开心灵上的伤疤。

他不得不遗憾地放弃这个研究项目,希望我能理解。我也不得不忍痛割爱,我主编的那套家长学校教材终于留下了一个遗憾。事虽已过多年,我至今还耿耿于怀,希望有朝一日能有人做做这件事。

使人欣慰的是,孟育群老师和她团队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怀着深厚的感情,知难而进,对离异家庭的子女教育问题,做了艰苦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研究成果。

这本名为《让折翅的小鸟重新飞上蓝天——离异家庭子女教育》的书,就是奉献给社会的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贵礼物,也弥补了我心里的这个遗憾。

在当今社会,离婚率在所有发达国家,以及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都是日趋增高的趋势。我国也不例外。

我们国家向来是为当代所公认的婚姻家庭最稳定的国家,近年来,离婚率也呈上升的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开放,近些年来,人们一般对夫妻离异都持宽容的态度。在人们的心目中,夫妻离异再也不是一件见不得人的事了。但夫妻离异毕竟是家庭的重大变故,离异家庭毕竟不再是一个完整的家庭。

在我国,据社会学家调查,离异夫妻的“婚姻寿命”绝大多数是六至十六年。也就是说,夫妻离异的时候,孩子一般正在上小学或初中,基本上都是未成年人。“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个时期的家庭变故,无意对尚未成熟的孩子是很大的伤害。

家庭教育的功能发挥与家庭结构完整与否有直接的关系。夫妻离异,家庭结构由完整变得残缺不完整,势必会使家庭教育的功能也会出现了缺损。

特别是父母离异的时候,子女一般都正处在未成年阶段,海不能独立生存,对家庭的依赖性和家庭对他们的制约性都很大。父母分道扬镳,使他们失去了安全感。他们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心理承受能力很差,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对他们稚嫩的身心,无疑是沉重的打击。如果不特别地给予关注,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对于离异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在我国还是很薄弱的,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问题是提出来了,但对解决问题的途径并没有什么深入的研究,没有提出多少有价值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孟育群老师他们团队的研究成果,就有如雪中送炭,及时地弥补了这个缺憾。

孟育群老师的课题组对离异家庭子女教育的研究,是以“学校帮助儿童适应父母离异的干预试验”的个案研究为基础的,他们在四所中小学进行了为期两年多的实验研究。

离异家庭毕竟是比较特殊的家庭,家庭成员受到过不同程度的伤害。虽然他们需要帮助,但对外界的介入、干预,一般都是避之不及的。因为旧事重提会重新引起当事人的伤感,也很容易触及当事人的一些隐私。要接近、接触、介入这样的家庭,探赜索隐,其难度可想而知。

但课题组的成员与有关学校领导、教师,深知自己身上负有这种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深信自己是诚心诚意地想帮助这些家庭度过子女教育和成长的难关,也深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们不畏艰难,不怕挫折,以百折不挠的精神,以真诚打动了他们,以爱心感染了他们,以热心温暖了他们。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课题组成员的耐心帮助和指导下,终于使一些离异家庭的孩子在心理上恢复了常态,增强了自信,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赢得了有关家长和孩子的信任。

 他们的实践证明,中小学校老师与家长合作对离异家庭子女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完全可以有效地减少和化解父母离异带来的消极影响,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夫妻离异是家庭的重大变故。但我认为,夫妻离异从本质上说,这也是调整爱情的一种手段。只不过付出的代价太大了。特别是已经有了子女的夫妻离异,受到伤害的不仅仅是当事人。

尽管如此,夫妻离异毕竟是当事人之间的私事,局外人无权干预,不论是阻止离婚还是促使离婚,都是不妥当的。因为夫妻是否离异是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该离还是不离,离异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当事人最清楚,也有最终的决定权。

一般情况下,父母离异对子女的影响是消极的,有的伤害是严重的;但也不能一概而论,以偏概全。有的夫妻长期关系不好,又无有效的途径予以解决,夫妻离异使不幸的婚姻终结,使家庭成员从痛苦中解脱了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当事人和子女来说,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许多活生生的事实表明,父母离异的家庭,经过有效地心理调适,绝大多数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发展的。

课题组广泛地进行相关的社会调查和资料收集,收录了许多现实生活中离异家庭子女教育成功的实例,为离异家庭的家长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

夫妻离异的原因、过程和影响虽然千差万别,但解决对家庭成员消极影响的途径还是有规律可循的。该书针对离异家庭普遍存在的子女教育问题,运用现代心理学、家庭教育学、伦理学以及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比如,离异家长的失落、痛苦和困惑,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未成年子女的监护问题,离异的父母自我疗伤与帮助孩子疗伤问题,中小学校以及社会关爱、帮助离异家庭子女的途径和方式方法等问题,都提出了可行性很强的建议。

《让折翅的小鸟重新飞上蓝天——离异家庭子女教育》一书,是一本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很强的书,这类书在市面上很少见到。家庭结构虽然不完整,但只要家长和子女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就可以有效地弥补家庭结构和子女教育上的缺憾,促使孩子和结构完整家庭的子女一样地和谐发展,健康成长。这本书有利于医治离异家庭的创伤,是离异父母们的良师益友,我相信家长们需要她,也会喜欢它。

在单亲家庭里,由一个家长抚养、监护、培养教育子女是有一定的压力。但事在人为。在这样的家庭里,家长的心态决定孩子的心态。只要我们家长正视现实,情绪稳定,勇于承担培养教育子女的责任,孩子也一定会茁壮成长。我们应当树立这种信心。

        2007年12月10日于林萃路京师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