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修养”之三十:《鞋的故事》

分类: 父母修养 |
书出版消息
新书出版消息
新书出版消息 新书出版消息
新书出版消息
学苑出版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二号院1号楼。邮政编码:100079.。
销售电话:(010)6767.5512
《中国家庭教育观察—赵忠心访谈录》
已由学苑出版社出版发行,敬请关注。
当年,儿子从学校毕业后,在一家旅游饭店上班。过去没上班时,自己不挣钱,经济上不独立,花的是父母挣来的钱。不能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不能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要买什么东西,都要跟他妈妈要钱,妈妈还要带他去买。
自己能挣钱以后,领到第一个月的工资时,恰恰脚上的那双皮鞋也有点儿旧了,不能穿着到旅游饭店上班,就独自带着自己挣来的钱,到王府井百货大楼去买皮鞋。
儿子一进家门,就兴致勃勃地抬起脚,让我和他妈妈看他买的皮鞋样式。按一般人的习惯,买鞋回来,都是手里提着一个装着新鞋的盒子。这次,我发现儿子空手而归,还没来得及欣赏他的新皮鞋是个什么样子,我就迫不及待地说:
“嘿!你倒是真性急,‘猴养孩子不等毛儿干’,刚买了就迫不及待地穿上了。那你脚上穿的那双旧皮鞋呢?”
“扔到王府井百货大楼前的垃圾箱里啦!”
儿子轻轻松松地敷衍了一句。
嘿,他还真是干净利索,见新不要旧。我当即就训斥道:
“你真是个败家子儿!那旧鞋不是还没破吗?把那旧鞋随手带回家,能累死人!带回来,你不穿了,将来送谁不好?”
儿子一听,笑着反唇相稽说:
“爸爸,您别逗了。旧鞋自己不愿穿了,送人,送谁呢?您别寒碜人了。这年头儿,谁还希罕您这破玩艺儿。您以为这还是十年以前!”
我紧跟着说:
“别人不要,留着卖废品,还是可以的吧!”
儿子挨了我的训,忙说:
“好好,以后再买了新鞋,我把旧鞋给您带回来,不就得了吗?您发什么火儿啊。”
全家人买了新鞋,旧鞋也不扔掉,都堆在柜子里。倒不完全是因为破了,就是样式不大喜欢了,也不再穿。不穿,我也舍不得扔。几年来,一家四口人共攒了几十双鞋。
在五年之中,我们搬了三次家,从平房到楼房,从一居室搬到两居室,又从两居室搬到三居室。那几十双鞋,就这样楼上楼下地搬来搬去,跟随我们一家人四处“旅游”。
我想,有机会赶快送人吧。正好,弟弟从石家庄来,我说:
“这些鞋一点儿也没坏,你看有能穿的挑几双拿走。”
弟弟摇摇头说:
“我可不要。我家里也还有一大堆没法处理呢。”
农村老家来人,我让他们把鞋带回去送给亲戚穿着干活。来人说:
“农村人现在也讲究着呢,谁还要这个呀。”
我“辛辛苦苦”推到废品站,谁料,现在收废品的眼光也“今非昔比”,眼高了,长了“行市”。只见收废品的师傅漫不经心地扒拉了几下,我送去的那一大堆鞋,够“废品资格”的只有五双。他看着那五双鞋说:
“就要这五双。每双一毛钱。”
我没有心思跟人家讨价划价,得,五毛就五毛。
接过那五毛钱,我对收废品的师傅说:
“剩下的这堆鞋,你不收拉倒,都白送给你了。”
我刚要转身拨腿走,收废品的师傅开口了:
“老先生,别扔在这儿就颠儿啊。您还是‘亲自’把这堆鞋扔到垃圾桶吧。”
白送,人家收废品的还是不要。我只好乖乖地把没人要的那堆鞋运到垃圾站。

《给年轻父母的一百个建议——赵忠心谈婴幼儿家庭教育》由学苑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