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之一百零七:
《孙子训斥奶奶》
赵忠心
每个月去取一次药。都是一些老年病的药,治“三高”的。
回来的路上,乘510公共汽车。是双层的,坐在了上层。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坐在上层,为的是“登高远望”,观赏一下510这趟公共汽车沿路的风景:元大都北土城公园,奥林匹克公园,水立方,鸟巢,国家体育馆,国家会议中心,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国家网球中心,还有正在建设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
公共汽车的上层乘客不多。坐在我前边位子上的两位老人,带着四五岁的孙子。听他们打听去森林公园在哪里下车。噢,这是带孙子逛公园。
孙子大概是第一次来这一带。看这里什么都新鲜。便径自离开座位,站在通道上四处张望,观看马路两旁的风景。
公共汽车的上层,要比一层晃动的幅度大很多。看汽车要拐弯了,奶奶不由自主地爱怜地伸出一只手,扶了孙子一把。
没想到,那孙子不仅不领情,反而气鼓鼓地,把奶奶扶着他胳膊的那只手,恶狠狠地一推,声嘶力竭地怒吼道:
“讨厌!”
就像被气急了的大人训斥自己的孩子那样。
我惊愕了!
奶奶遭到孙子的训斥,好像不敢生气,只是温和地,低声下气地说了一句话:
“汽车要拐弯了,奶奶不是怕你摔着吗?”
孙子不仅不感谢奶奶,还仍旧是不依不饶:
“讨厌!讨厌!讨厌!”
两位老人,两位看孙子的老人,就像做了什么不该做的错事,沉默不语,一句话也没再说。
这情景,真是应了人们常说的一句玩笑话:
“有了儿子当儿子,有了孙子当孙子。”
见此情景,我不由得摇摇头叹气:这孩子,太缺乏管教了。
见此情景,不禁,突然想起了四十多年前,我儿子小时候的一件事。
那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儿子三四岁的时候。我家还住在宣武区虎坊桥附近的师大附中家属宿舍,平房,是老旧的大四合院。院里住的都是我所在的附中的教职员工,大家都很熟,相处得也非常好,就像一家人似的。哪家做了好吃的,都互相赠送尝尝鲜儿。
有一天下午,儿子跑到同院的张奶奶家玩。张奶奶家要吃饺子,就对我儿子说:
“赵凯,你在我们家吃饺子吧?”
儿子还好。没有自作主张直接答应,稍微想了想,然后说:
“我回家,问问我奶奶,看行不行?”
儿子跑回家,一问奶奶行不行。奶奶很干脆地说:
“不行。别吃人家的东西。你要吃饺子,奶奶我给你包,好不好?”
儿子大概见了别人家的饺子,就觉一定比自己家奶奶包的饺子好吃。听奶奶断然拒绝,张口就骂了奶奶一句很难听的话。
我夫人听见儿子骂奶奶,气急了,抄起鸡毛掸子就要上前揍儿子。奶奶赶紧阻拦气急败坏的夫人,笑着说:
“别生气,别生气。别打,别打。他还小,不懂事。骂别人,不成;骂自己家里人,没事,没事。”
嘿!奶奶竟然说骂自己家里人,没事!怎么能这样惯孙子呢?
我记得,我们兄弟姐妹小时候,母亲对我们的管教可是很严格的。遇到此类事,绝不是这个样子的放纵。到管教孙子的时候,没想到,母亲却是这样的没有原则的纵容、放任。
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带,父母就放心吧,绝不会受虐待。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娇惯溺爱,放任自流。该管教的时候,舍不得管教。
孩子身上,别的问题,有的是可以包容的。有的,就像品行问题,是不能纵容、放任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