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生活”之二十九:《我和陈麒章的耄耋黄昏恋》(系列之五)
(2017-03-10 05:15:42)分类: 老年生活 |
作者:罗郁文
五、“人间不羡仙”的四十天
2004年4月份,我从青岛回到了北京。第二天,他就由女儿陪伴来到了我的家。我们采取不登记的方式结合了。
我陆陆续续地告知有些亲朋好友,自己又有了一个什么样的新老伴。我没多想有的人对我这八旬老妇还搞婚恋会做出什么非议,只是陶醉于那些支持态度亲友的善意反应。
不少老年亲友表示理解和赞成。有的丧偶者增强了大胆再婚的信心,有的引起了求偶的想法。
一位青年朋友送来她拍摄的并蒂大红花的照片,并说:“我对爸爸妈妈说,老年人就应该这样敢于享受生活!”
麒章则遍告他的各地亲友。他同我的来家亲友交谈时,常说的一句话是他晚年最称心的一件事,便是能够和我结合。
我们虽然还没来得及实现“夫骑妇随”逛公园之类的事,但我们遵循高龄老人的所能行事,日子也过得很快活。
这时,我的耳朵也已经患了老年性耳聋。他以“得意”的口吻说:
“这不是更好吗?咱们是‘二龙戏珠’嘛!”
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共同议论时政和社会现象;一起从家教报上选择适合“土杂志”的文章。两个聋人有时不想大声说话,就采用笔谈,这也一件很惬意的事。
他向来走路很快,洁心“警告”他道:
“罗老师现在脚有毛病,走路慢。你们一起上街,可别把她甩到后面给弄丢了噢!”
他说:
“放心吧,我们会像幼儿园的小朋友,手拉手那样走路的。”
我们上街时,确实做到了手拉着手走。
我们在家看电视时,他总是要两个人挤坐在一张单人大沙发上,嘴上不停地说“百抱不厌!百抱不厌!”
他恪守诺言,生活中确实做到只按双方的生理状态用不同的方式取得愉悦,而且表示心满意足。
令人出乎意料的是,我们仅仅这样生活了四十天,他冠心病突发。又被医院门诊耽误,直至发展到患了心肌梗塞。
送入医院后,虽然抢救过来了。但是,大面积的心肌坏死,留下的是十分脆弱的心脏。
住院三个月之后,他在一封给我的信中,说自己信手胡诌了几句非诗非词的东西给我,全文是:
“相聚四十天,情胜四十年。只因心有灵犀一点,更有多多共同语言。陈、罗黄昏恋,人间不羡仙。不料心梗突袭,牛郎织女两厢,一别三个月,我好思念!大难不死有后福,你且等我,再相聚,紧牵手,走向人生终点。”
我们那短暂的四十天欢聚,在他的心坎里,深深地打下了“人间不羡仙”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