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31日,我到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讲课。
午饭后,我刚要离开,路过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校长书屋”,即书店。学员们正在购买我的新书《中国家庭教育观察——赵忠心访谈录》。
学员看到我,要我给他们签字。盛情难却,当即答应。这是在书店收款台边给读者签名留念。
学员们热情,我很高兴。但我一般不出席签字售书仪式。我不乐意炒作自己。
一个读书人出版几本书,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没什么可以炒作的。
我已经出版了五十多本书,经常到各地讲课,到过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一百多个城市,讲课有几百场次了。但我从来不卖书。一本也不卖。
卖书,那是出版社和书店的事。
我的任务就是写书。“只写书,不卖书。”这是我的规矩。
台上讲课,台下卖书,这有点儿像是“前店后厂”的意思,这似乎不是市场经济社会的经营模式。
台上讲课,台下卖书,给听课家长的感觉是讲课的人讲的,就是给自己书做广告,讲课内容的可信度就会大大地打折扣。
现在,很多人这么干。听课的家长都被这种“经营模式”吓出了毛病。有的地方给家长讲课,开始家长都不敢贸然进礼堂,怕又动员家长买书。家长先在礼堂外面观察一番,看没有卖书的意思,没有摆书摊,这才蹑手蹑脚地溜进讲课的礼堂,踏踏实实地听课。
这叫什么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