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动态”之十六:《赵忠心教授—家庭教育研究者的楷模》(转)

(2013-07-30 18:17:59)
分类: 我的动态
分类:我的动态

 IMG_7878

                                       (转载)

祝贺赵忠心教授

从事家庭教育研究30年暨70华诞讲话

关颖

                                                                      (2011年10月29日)

赵忠心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现任中国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从事家庭教育研究30年,学术造诣颇深。以《家庭教育学》、《家庭教育史》为代表的学术研究的丰硕成果,奠定了我国家庭教育理论研究的基础;数十部普及读物、2千多篇科普文章、近600场次讲学,给无数家庭教育指导者和广大家长深刻启迪。

 

我与赵老师相识是在20年前。

1991年,在杭州参加《家庭教育》杂志社举办的首届家庭教育骨干培训班,赵老师的课是对我进入家庭教育研究领域的启蒙。

那次学习更大的收获是在闲谈中赵老师的一番话对我的启迪。赵老师说:“我一直认为家庭教育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研究家庭教育,要多学科参与。‘研究’就是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等,就是认识事物。要认识得清楚、全面,就得像解剖一个实体,从多侧面观察,多角度入手。”赵老师说,我主要是从教育学、教育史的角度解剖;你可以从社会学的角度解剖,称之为“家庭教育社会学”;也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解剖,称之为“家庭教育心理学”;还可以从哲学、伦理学的角度入手解剖,叫做“家庭教育哲学”、“家庭教育伦理学”等等。我希望有关的学科都要参与研究。

从那年起,“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家庭教育”为我确定了作为社会学研究者研究家庭教育的方向和目标。10年后,2000年,我出版了第一本学术专著,也是我的国家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项目的最终成果《社会学视野中的家庭教育》。如今,又一个10年过去了,在此基础上,我集20年的研究积累,已经完成了《家庭教育社会学》一书初稿,算是交了 赵老师20年前给我留的“作业”。

虽然,我不是赵老师的“正宗”的学生,但这些年来我享受了比他们更高的待遇。我们不仅是师生之间的交往,更有学者之间、朋友之间的深层交流。近年来仅往来邮件就有3万字之多,电话、面谈更是不计其数,中心议题只有一个:家庭教育。

在与赵老师的接触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赵老师朴实、正直的为人,感受到了他对家庭教育事业的热爱和不懈追求。也正是基于此,我确认赵老师是我国家庭教育学科建设的奠基人、是研究者的楷模!赵老师对我国家庭教育事业的贡献至今无人企及。具体说来,有以下方面给我们作为研究者以深刻的启迪:

一是赵老师的远见和执着。赵老师是在30年前,我国现代家庭教育研究领域还是一片荒芜的土地上开始耕耘的。当时,他意识到家庭教育对人的成长、对家庭幸福、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认准了这个方向,也认识到科学研究的长久效益和对指导实践的作用。赵老师说:“科学研究要克服浮躁心理,要能超脱出来,在基础理论的研究上多下点儿功夫。有人说研究基础理论,距离家庭教育实践太远,‘远水解不了近渴’,我不赞成这种说法。这是一种理论研究上的浮躁心态。是的,人要是渴了,赶紧给送上一碗水,应该这样。但与此同时,还要做“开源”的事,从根本上解决水源的问题。这才是有远见,有长远打算。”

正是赵老师的远见卓识和执着拼搏,战胜了名与利的诱惑、战胜了寂寞和孤独,取得了如今丰硕的研究成果。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在家庭教育学和家庭教育史这两个方面奠定了中国家庭教育学科建设的根基,他默默地甘当了家庭教育研究领域“开源”的人。

二是赵老师的自信和脱俗。我觉得,如果一个学者没有自信,便免不了人云亦云、盲目跟风、被别人甚至被金钱牵着鼻子走,于是也就没有了自己的主见、失去了学者存在的意义。而这种自信源于深厚的知识积累、源于对名与利的淡泊、源于对世俗不正之风的鄙夷。赵老师说:“我之所以做出了些成绩,一是不图名,二是不图利,三是不图官位。这就是我的成功之道。如果这三项都图,将是一事无成。我不能看谁的眼色行事,我最瞧不起那些没骨气的文人。”

赵老师早年从事家庭教育研究,没有项目、没有经费、没有助手、没有领导支持、没有人提携,是冒着科研成果不被承认、评不上职称的危险的,然而他全然不顾。当年,赵老师说“我不想成为‘万金油’,我想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现在,赵老师说:“我成功了,我很欣慰”!

这便是赵老师的自信。在当今家庭教育研究和指导领域,浮躁、浮夸、急功近利现象比比皆是,扎扎实实读书、认认真真做学问的人凤毛麟角。有太多的学者由于名与利的驱使被人“包装”、利用,由于耐不住寂寞而放弃了钻研。结果成了“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这是我国家庭教育研究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大忌。当如今我国的家庭教育领域已经不是荒芜的土地,已经成为商人眼中的一块“肥肉”的时候,需要更多的像赵老师这样自信和脱俗的专家!

三是赵老师的坦荡和社会责任感。赵老师为人正直,学届无人不晓。为了我国家庭教育事业的发展,赵老师多次向国家机关和相关领导上书谏言;为了引领家庭教育指导方向,赵老师无数次以犀利的言辞对社会上广为流行的言论予以批判,对那些蛊惑人心的“伪专家”予以驳斥。赵老师说:“我不是为了自己,我不怕得罪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赵老师不仅30年如一日笔耕不辍,更以他的研究积累、敏锐的洞察力和直言不讳的风格影响和推动了我国家庭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时光荏苒,30年过去,弹指一挥间。然而赵老师30年来全力以赴、全身心地不懈耕耘所沉淀下来丰硕成果,则牢牢地夯实了我国家庭教育研究事业的基础,永久地保留了下来,成为后人最宝贵的财富。赵老师说:“人生七十,过去是‘古来稀’,现在是太平常不过的事了。我自觉还很年轻,有好多的事还要去做。”

我真心希望“年轻”的赵老师永远年轻!也真心希望赵老师带着我们大家一起做事,为了实现我们共同的愿望,为了我们国家家庭教育研究事业的更加辉煌!

(关颖,在20111029 “赵忠心教授从事家庭教育研究三十年研讨会”发言。)

(关颖: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学会家庭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天津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


 

新书出版消息         新书出版消息        新书出版消息        新书出版消息        新书出版消息

学苑出版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二号院1号楼。邮政编码:100079.

销售电话:(0106767.5512        6767.8944        6760.1101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中国家庭教育观察—赵忠心访谈录》

已由学苑出版社出版发行,敬请关注。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给年轻父母的一百个建议——赵忠心谈婴幼儿家庭教育》由学苑出版社出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