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动态”之十五:《中国家庭教育观察——赵忠心访谈录》目录

分类: 我的动态 |
标签: 目录
2913年7月31日,我到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讲课。午饭后,我要离开,路过那里的“校长书屋”,就是书店。看到许多培训班的学员正在购买我新出版的《中国家庭教育观察——赵忠心访谈录》一书。他们见到我,要我给他们签字。盛情难却,我答应给他们签字留念。这是在收款台签字。
学苑出版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二号院1号楼。邮政编码:100079.。
销售电话:(010)6767.5512
目录
一、宏观观察——赵忠心的家庭教育观
1、《许身家教
——赵忠心教授家庭教育思想之纪要
特约记者
2、《赵忠心教授的追求》-------------------------------------------------(
特约记者
《中华儿女》杂志1999年第六期
3、《家教观念:如何适应市场经济》
本报记者
《科技日报》1995年7月9日
4、《“神童教育”可以休矣》---------------------------------------------(
——“早期教育与智力投资”研讨会纪要
本报记者
《中国人口报》1996年11月25日
5、《指导家庭教育是教育部门分内之事》
本报记者
《现代教育报》2001年6月25日
6、《谁在炒作“天才儿童”?》-----------------------------------------(
本报记者
《中国教育报》2002年12月24日
7、《神童不能复制》------------------------------------------------------(
郑州教育电视台记者
《河南日报》2006年3月22日
8、《“神童”没有“批发站”》-------------------------------------------(
本报记者
《光明日报》2006年2月8日
9、《幼教小学化之谬》---------------------------------------------------(
——赵忠心:按部就班并不慢
特约记者
《教育》旬刊2009年第一期
10、访谈:《10岁男孩参加高考》---------------------------------------(
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2005年6月22日
11、家教理念:
《孩子的早期教育究竟应该怎么搞》-------------------------------(
《儿童教育网》记者采访
12、家教报告——
赵忠心:《家庭教育如何让孩子更幸福》---------------------------(
本报记者
《教育文摘周报》(北京)2006年12月5日
13、《少子时代如何让儿童更幸福》-----------------------------------(
新华社记者
14、《给家长的八条建议》---------------------------------------------(
本刊记者
《教育》双周刊2006年第八期“点题调查”
15、《家庭教育讲科学,不讲“神话”》--------------------------------(
特约记者
原载《好父母胜过好老师》一书2009年出版
16、《家庭教育就是家风熏陶》-----------------------------------------(
本刊记者
《少年儿童研究》杂志(北京)杂志2005年第一期
17、《母亲的背影是最好的教科书》------------------------------------(
本报记者
《当代家庭教育报》(北京)2005年一月
18、《家庭教育也要讲究和谐》-----------------------------------------(
《人民日报》2009年5月15日
19、《中国家庭教育六十年的变迁》------------------------------------(
本刊记者
《中华家教》杂志2009年第十期
20、《我国家庭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对策》----------------------(
“新时期家庭教育的特点、理念、方法研究”总课题组办公室采访
(2011年7月5日)
二、正本清源——赵忠心答疑家庭教育问题
1、《漫谈给孩子起名儿》------------------------------------------------(
本刊记者
《学前教育》杂志(北京)2005年第四期
2、调查结果显示:
《京城家庭照顾儿童太过度》--------------------------------------(
本报记者采访
《北京科技报》2004年9月15日
3、《任性的孩子其实很痛苦!》---------------------------------------(
本报记者采访
《新京报》(北京)2004年11月5日
4、《压岁钱是不是变味了?》------------------------------------------(
本报记者采访
《新京报》(北京)2007年2月21日
5、《家庭德育要早抓》-------------------------------------------------(
——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忠心
本报记者
《中国教育报》2004年5月15日第1版
6、《幼儿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策略》-------------------------(
记者根据2000年12月2日家长学校讲座整理
7、《孩子“有病”
《家有儿女网》专家咨询台2006年8月
8、《家长不要对孩子求全责备》----------------------------------------(
本报记者
《家教导报》(长沙)2002年7月12日
9、《孩子过早认字对发育不利》----------------------------------------(
本报记者
《北京科技报》2004年5月20日
10、专家:
《不要让孩子过早学奥数》-----------------------------------------(
记者采访
《太平洋女性网》2009年7月13日
11、《成功育儿
——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忠心
本报记者
《郑州日报》2008年5月15日
12、《育儿要平和心态,别太功利》-----------------------------------(
本报记者采访
《大河健康报》(郑州)2008年5月4日
13、《不要把早期教育变超前教育》------------------------------------(
郑州教育电视台记者
《家庭导报》(长沙)
14、《学前儿童该学些啥?》--------------------------------------------(
记者
《生活时报》(北京)2007年1月6日
15、《上幼儿园,选日托还是全托?》-----------------------------------(
本报记者采访
《健康时报》(北京)2006年7月17日
16、《隔代教育谨防误区》--------------------------------------------(
本报记者
《人民日报》2004年5月20日
17、《教育孩子两代人千万别唱对台戏》-------------------------------(
本报记者
《北京青年报》2007年4月5日
18、《妈妈奶奶带孩子,谁说了算》-----------------------------------(
《健康时报》(北京)2006年4月5日
19、《孩子“玩”的天性退化有损身心健康》-----------------------(
新华社记者
新华网2008年1月24日
20、《孩子怎么连玩都不会了?》-------------------------------------(
本报记者
《北京青年报》2007年8月16日
21、《如何看待孩子的智商》-------------------------------------------(
本刊记者
《情商。家教》杂志(北京)2007年3月28日
22、《教子应怀平常心》------------------------------------------------(
记者
《北方网》2005年7月25日
23、《尊重教育缺失》---------------------------------------------------(
本报记者
《北京青年报》2008年1月10日
24、《反对“曝光浪费”:保护隐私还是拒绝改正》------------------(
本报记者采访
北京《现代教育报》2007年5月9日
25、《感恩教育助学子驱逐“榨取心”》--------------------------------(
本报记者采访
《现代教育报》(北京)2004年11月19日
26、《两成多毕业生求职靠父母》------------------------------------(
本报记者
《法制晚报》2004年12月21日
27、《学习育儿方法时切莫“追星”》--------------------------------(
新华社记者
新华网2006年5月28日
28、《我们要更新教子读书观念》------------------------------------(
记者采访
《中学语文教育网》2003年
29、《家长平和心态选择好书》--------------------------------------(
本报记者采访
《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8月27日
30、《我国家庭教育正处于方式方法变革时期》-------
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2010年10月30日
31、《探讨家庭教育误区》----------------------------(
深圳《宝安日报》记者
三、拨乱反正——赵忠心批判社会上的错误家教观点
1、《作秀文化导致家庭教育种种误区》----------------------------(
本报记者
《中国青年报》2004年11月30日
2、《给“赏识教育”泼点冷水》-------------------------------------(
记者采访
《小学各科教与学》杂志2003年第六期
3、《狼性教育对吗》--------------------------------------------------(
本报记者
《北京科技报》2004年8月4日
4、《河南“教育狂人”遭质疑》-------------------------------------(
本报记者
《北京科技报》2004年3月31日
5、《“西点”只是一剂教育偏方》------------------------------------(
本报记者
《现代教育报》(北京)2005年5月25日
6、《“富二代”真的富有吗》-----------------------------------------(
记者
《现代教育报》(北京)2009年6月9日
7、《孩子不是用钱堆起来的》
--------------------------------------(
本刊记者
《英才》杂志(北京)2005年第五期
8、《名人的孩子早“独立”》
----------------------------------------(
本报记者
《北京青年报》2003年12月26日
9、《专家对“早恋低龄化”另有看法》----------------------------(
本报记者采访
《大河报》(郑州)
10、《安全套该进孩子书包吗?》------------------------------------(
本报记者采访
《竞报》(北京)2008年11月14日
11、《早婚会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
新华社记者
新华网2008年1月27日
12、《越怕越快乐?暴力光盘占据孩子长假生活》-----------------(
记者李玫
《北京晚报》2003年10月8日
13、《罪与非罪的边缘:专家谈中学生拉帮结伙》-----------------(
本报记者
《北京晚报》2001年5月8日
14、《警惕五类招生广告陷阱》--------------------------------------(
本报记者采访
《北京青年报》2004年9月20日
15、《15位“名校家教”全系冒牌
监管空白待填补》------------(
本报记者采访
《北京晨报》2007年2月2日
16、《小学入学考吓坏学童》-----------------------------------------(
记者
《中国妇女报》“成长周刊”2004年7月6日
17、《是谁在制造“休学”和“弱智”学生》----------------------(
记者
《现代教育报》(北京)2007年4月16日
18、《家庭教育要从“出钱”走向“出力”》
----------------------(
本报记者
《中国教育报》2006年8月11日
19、《家校互联”》
----------------------------------------------------(
新华社记者
新华网2006年5月30日
20、《谨防少儿读物再被“灰色”歌谣打败》-----------------------(
新华社记者
新华网2008年1月18日
21、《“出书就像汆丸子”》---------------------------------------------(
本报记者
《中华读书报》2006年7月4日
22、《家庭教育岂能如此推广》----------------------------------------(
--“黄鹤飞现象”调查
新华社记者
新华网2006年3月23日
23、《家庭教育应更积极发挥专家作用》-----------------------------(
新华社记者
新华网2004年11月21日
24、《应该给孩子应该什么样的家庭教育》--------------------------(
本报记者
《现代教育报》2001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