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大众进入“千万辆级”
中国工业报记者
芦丽琴
23年,1000万辆,一汽-大众成为中国汽车史上名副其实的“速度君”。从1991年12月5日第一辆捷达下线,到2004年1月实现第一个100万辆,一汽-大众用了13年,而最近的第十个100万辆,一汽-大众仅用了7个月。
12月2日,一汽-大众“第1000万辆”整车下线仪式在长春、成都、佛山三地同时举行。中国工业报记者当晚在现场的大屏幕上看到,一辆全新速腾作为一汽-大众生产的第9999998辆整车,在成都轿车三厂下线;与此同时,一辆车身标识为第9999999辆的高尔夫在佛山轿车四厂下线;随后,一汽-大众第1000万辆整车——一辆全新奥迪A6L缓缓驶下长春轿车一厂总装车间生产线,成立23年的一汽-大众,成为中国又一个“千万辆级”的汽车合资企业。
“千万辆”意味着什么?一个最直观的数字是,目前在中国道路上驰骋的汽车中,每10辆就有1辆出自一汽-大众。每小时有204辆新车从一汽-大众下线。每天有4746位消费者选择一汽-大众。
在如此庞大的用户群体背后,是一汽-大众产品线的不断丰富与延伸。目前,一汽-大众拥有奥迪、大众两大品牌11大系列产品——奥迪A6L、奥迪Q5、奥迪A4L、奥迪Q3、奥迪A3、迈腾、CC、速腾、宝来、高尔夫和捷达轿车,并在东北长春、西南成都和华南佛山建有三大基地,位于青岛的华东基地已经投入建设,位于天津的华北基地也在稳步推进。
中国一汽集团总经理许宪在当晚的发言中表示:“千万用户是一汽-大众最大的财富,一汽-大众要永远做市场的领跑者,相信第二个1000万辆一汽-大众将会用更短的时间实现。站在1000万辆的新起点,希望一汽-大众从做大到做强,依然进取不断,打造中国最优秀的汽车合资企业。”
德方股东代表、德国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成员、大众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教授则表示:“1000万辆不只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还是一汽-大众独特成功故事的一大亮点;也是中德两国合作的里程碑。虽然取得了这样的成绩,但我们不会固步自封。我们将全新全意致力于成为中国最具创新性最具可持续性的汽车制造商。我们的高效能策略正是可持续性的关键所在,它包括绿色生产、创新型物流理念、产品环保技术等方面。”
海兹曼透露,2016年,一汽-大众将在长春工厂生产奥迪A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同时也在讨论大众品牌的混合动力汽车在长春的生产。“我们为客户提供各种类型的产品,从低油耗内燃机汽车到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再到纯电动汽车,我们稳步发展成为最具可持续性的汽车制造商,同时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海兹曼表示。
当天晚上,一汽-大众还启动全新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即以“创•享新未来”为口号,依靠先进的理念,完整的规划,再次描绘面向未来的宏伟蓝图。一汽-大众将致力于建设高品质的全体系企业社会责任,在运营、行业、产品、员工、生产环境和社会公益等6个维度完成全面提升,履行“促人、车、社会和谐”的使命,实现“成为中国社会责任典范企业”的发展目标。
一汽-大众董事、总经理张丕杰在发言中表示,“23年累计生产1000万辆,这是一汽-大众引以为豪的纪录,是企业发展历程中重要的里程碑,也是更高的平台和全新的起点。未来,我们郑重承诺将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视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和今后工作的重心,惟有责任方可驱动和成就未来。”
张丕杰透露,在接下来的一年中,一汽-大众将以“责任、务实、以人为本”为己任,确保不少于千万级的投入,重点关注生态文明领域,启动一系列公益资助项目,吸引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推动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这一系列举动也被纳入一汽-大众的“2020战略”。按照这一战略,到2020年,一汽-大众将成为汽车市场的领导者:一汽-大众品牌和奥迪品牌的市场份额将分别在量产车和豪华车市场中排名第一;同时,追求最佳的客户满意度和质量;成为社会责任的典范,力争成为国内最受尊敬的企业公民。
1~10月,一汽-大众整体销量已经达到149.9万辆(含进口),接近去年全年销量水平,距2014年170万辆产销目标仅一步之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