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程阳八寨南瓜战

(2025-06-23 18:19:31)

三江侗族自治县位于位于桂林北100公里,其和湖南的通道县、贵州的从江县、黎平县和从江县接壤

三江古称怀远,两汉时属耶潭中县,唐代属融水县。民国初年更名为三江县,1952年成立三江侗族自治县。

三江县以侗族为主体民族。由于侗族同胞的衣、吃、住、行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再加上侗乡秀美的自然风光以及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使三江成为桂中地区民族风情与风光旅游的一个热点。临河沿溪一带,有许多极富民族特色的民舍木楼,无不带有浓郁的传统文化和神秘色彩,令人向往。

在三江县,处处可以感受到浓厚的侗族风情。当地都说,侗家三件宝:吊角楼、鼓楼、风雨桥,绚丽的侗锦如彩霞飘。其实,我觉得,还应加上看不够的侗乡风情跳芦笙和踩歌堂。

三江县的程阳八寨,是侗族民居的代表,其由八个小侗寨组成,千余户人家,绵延相连,远远看去,座座木楼相邻,粼粼乌瓦一片,巷道纵横,一派祥和安宁。在百年古榕下,听老人说古,看河边妇女濯衣,生机盎然。

传说,程阳本是荒芜之地,后来,名字分别叫“程”和“阳”的两个家族先后迁徙到此,架屋定居,开荒种田,繁衍生息;再后来,杨、吴、陈、李、石等姓家族又陆续迁来,与程、阳两姓共同开发这片古老的土地。由于大家都公认程、阳二氏是这块土地的祖先,也就把这个地方叫做“程阳”。清朝以后,程阳逐渐形成八个自然村落,被称为“程阳八寨”。

 

程阳八寨南瓜战

程阳八寨

 

程阳侗寨民居多建在林溪河沿岸的树丛中,寨子里多数老屋屋顶铺的是树皮。树皮剥下来后,相互叠压在屋顶上,因时间久远,已变成青黑色,长满了青苔。

程阳侗寨民居至今仍保留着古代“干栏”式木楼结构。木楼多为三层,楼下放石碓、柴草、农具、杂物,饲养禽畜;二楼前半部为外廊,宽敞明亮,是全家休息的场所;后半部为内屋,设有火塘,这里既是祖宗“安坐”之位,也是全家煮饭进食的地方;火塘两侧是卧室。每座楼房,除屋面盖瓦之外,上下全部用木材建造。木楼四周还设有“吊脚柱”,形成“吊脚楼”。

侗族民居一般一家一楼,兄弟分家却共用外廊,有的和堂兄弟的房子还廊檐相接,每逢喜庆节日,人们相聚于此,“侗屋高高上云头,走遍全寨不下楼”。

侗族人能歌善舞,爱歌爱舞,以歌求亲,以歌会友,以歌排忧,以歌娱乐,以歌说理,以歌育人……侗歌种类繁多,曲调多样,内容丰富。人们上山下地干活时,唱山歌、唱拉木歌、唱河歌;欢迎来客时,会站在寨门唱拦路迎宾歌和开路歌,于鼓楼唱大歌;酒宴时唱酒礼歌、好事歌;祭祖时唱踩堂歌;闲暇时听唱故事歌、劝世歌、伦理歌;节庆时敲锣鼓、吹芦笙,唱侗戏;姑娘出嫁时唱姐妹歌、伴嫁歌;老人去世时唱吊丧歌……

侗歌旋律优美,既有独唱,也有合唱。侗族的大歌是一人领唱众人和,高、低声部的合唱,歌声宏亮,音域宽阔,反映出侗族人坚强的性格。可以说,歌是侗族文化延续的命脉。

侗家人宴请亲朋好友或宾客时,都会拿出自酿的陈年米酒,还邀请本村寨德高望重的人来作陪,十分热闹。侗家人讲究酒满敬人,饭满侮人的传统。所以,斟酒必斟满。敬酒劝酒的声音越宏亮,表明主人越热情。喝酒时,还往往以友情、丰收、祝颂为题对唱酒歌。散席之前,男女主人还要给大家斟上一杯团圆酒,互致敬意。

踩歌堂多在正午进行。其时,寨中少女,身着盛装,前往鼓楼坪聚集。少女们的盛装包括两层衣、裙、围腰,肚带、绑腿等,还有各种造型精美的纯银项圈、手镯。村中的老者和本族的长辈则多穿丝褂,团寿马甲,头戴礼帽围坐正中。

对歌开始,姑娘,小伙子各站一圈,手拉手,按逆时针方向,按着节奏边歌边舞。领歌人先唱两句,众姑娘接着搭腔,一句一搭腔地唱完一首歌;而后就轮到小伙子们唱,由此反复,唱了十几首侗歌,音质清纯悦耳,齐整和谐,颇具震撼力。

踩歌堂场面火爆动情,除了没有布景和音响,其精彩程度丝毫不比大型歌舞晚会。

我们去时,正赶上在程阳八寨中的平寨举行热闹的打南瓜仗。打南瓜仗是程阳八寨独有的民族风俗,是侗家人交友的一种方式,也是侗家男女相互认识的机会。

侗族习俗,每到农历八月,寨子里的十三至十五岁的少男就要四处走寨,在得到其它寨子同龄女孩子的认可后,便会约定打南瓜仗的日子。在这之前,少男少女们会在夜晚摸到菜地偷摘南瓜。每摘下一个瓜,还要在那里插上一朵花,表示告知南瓜的主人,瓜已被偷。主人发现后,也故作不知,因为这里的习俗就认为南瓜节偷瓜不算偷。随后,他们就兴致勃勃地把南瓜切成块,再煮到五六成熟,这些,便是打仗用的武器

步入平寨,一条青石板路直通寨内,两边是侗家参差有序的木楼。平寨中心,是一座高大的独木鼓楼。鼓楼前的坪场上,已有百余村民和游客或坐或站地围在鼓楼坪场四周,等候南瓜仗的开打。

 

程阳八寨南瓜战

程阳平寨独木鼓楼

 

接近中午,前来走寨的侗族少年头包白巾,身穿民族服装,抬着四个超大的南瓜王进入鼓楼坪场,平寨的少女们则给前来的少年郎每人倒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油茶,以示欢迎。

喝完油茶,南瓜仗正式开始。一块块南瓜突然像雨点儿般的在空中飞舞穿梭,侗族姑娘、小伙儿们尽情地开战,一会儿攻,一会儿守,一会儿跑,一会儿追,打成一团,笑成一团。那些最讨人喜欢的俊男靓女,则成为最多异性攻击的对象,他们身上被砸的南瓜泥斑也最多。笑声、惊叫声此起彼伏,整个战场情趣盎然。看得我们也忍不住跃跃欲试,想要上前一战。只可惜, 我们皆过了年龄,不可参战。便只有站在一旁,为弱队鼓劲,为强队加油。总之,唯恐战斗不猛不烈。哈哈。

 

程阳八寨南瓜战

鼓楼坪前南瓜战

程阳八寨南瓜战
此战,女队被男队的小小子们打得无力还手

 

待到南瓜仗结束,姑娘、小伙儿们早已个个儿浑身沾满金灿灿的南瓜泥,却皆大欢喜。他们相互邀约,异地再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平寨独木鼓楼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