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夺天工的万工轿

到杭州,入住的宾馆门前,有地铁。看地图,地铁可直达浙江省博物馆,这可是大大的好事。我这人历来就有个习好,每到一地,只要时间允许,都会去当地的博物馆开开眼界。浙江省博物馆位列全国十大博物馆之例,此等机会不可错过!
一早,乘坐地铁到了杭州市之江文化中心,然后步行不远,就到了浙江省博物馆。
入馆,自然先就慕名去一睹良渚玉琮王、越王勾践之子鼫与的佩剑、鎏金纯银阿育王塔、富春山居图·剩山图》等这些天下顶级的文物。当然,最具浙江特色的东阳木雕、乐清木雕、青田石雕、黄岩竹雕、嵊州竹编、萧山花边等,也不会错过。不过,此行最最吸引我眼球的,还是是那顶清代朱金木雕宁波花轿!
一顶女孩出嫁时乘坐的雕花轿子,值得一看吗?还真就值得!
第一眼看到这顶朱金木雕宁波花轿时,就被它令人眼花缭乱的精美木雕惊呆了。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天下居然能有如此精美绝伦的花轿!
巧夺天工美得令人眼花缭乱的宁波万工轿
除了髹漆贴金,还要用银泥涂抹人物的脸部和肢体、勾勒出眉眼五官。更为令人咋舌的,是这顶花轿采用圆雕、浮雕、透雕等多种手法,精细地雕刻出400多个人物,其中,最大的人物十几厘米高,最小的只有1.4厘米,故而也被称为“百子轿”。介绍说,在这顶长1.5米,宽0.9米,高2.75米的花轿上,还雕有花鸟虫兽无数。其中雕有24只凤凰、38条游龙、54只仙鹤、37对喜鹊、46只狮子、124个石榴、18组梅鹊;此外还有天官赐福、麒麟送子、独占鳌头、八仙过海、木兰从军、苏武牧羊等吉祥主题的木雕画面,还有《浣纱记》、《天水关》、《铁弓缘》、《绣襦记》等十多部古典戏剧片断。在花轿的四周,还饰有无数精美绝伦的木雕的宫灯、绣花帷帐、玻璃彩画、五彩流苏等,有如天工之作。
这顶万工轿可以说是花轿界的天花板,也是木雕业的顶级之作,自然也就成为浙江博物馆的十大镇馆之宝之一。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座四百余斤重的轿子不用一颗钉子,是由数百片可以拆卸的雕刻花板用各种榫卯连结而成。而且,每块雕花构件的形状大小都不相同,位置却固定,镶拼起来,极为繁杂。如若拆成散件,一般人连都看不懂,更别说能镶拼起了。而且,这顶雕花轿拆卸和镶拼时,连接紧密,稍有不慎或是略有错位,就会造成木结构的损坏。据说,于今,整个杭州市,只有一位叫范佩玲的宁波女士才能将花轿拆卸再组装起来。
万工轿雕花板局部
看介绍,这顶万工轿当初属于清末明初时上海的一家名叫聚成号的贳(shì)器店(就是出租婚丧喜庆用器物的店铺)所有。当初,聚成号的掌柜朱全来曾痛下血本,聘请十余名宁波的能工巧匠,耗时十年,用工一万多个,才做成了这顶朱金漆木雕花轿。
自古,龙凤就是皇家专用图案,为何宁波女子的婚嫁花轿上敢用龙凤装饰?原来,这里有一个传说。说是南宋建炎三年(1129)七月,宋高宗赵构遭金兵追杀,一路南逃到鄞州(今宁波市)。在一个晒谷场。他正要向一个正在晒谷的村姑问路,却见到不远处又有金兵追杀过来。那村姑见状,立刻叫赵构躲进一个倒扣着的箩筐里,垫上一块布,然后,一屁股坐到箩筐上。
金兵追到跟前,查问附近有没有一个男人经过。那村姑随手只指了个方向,引走了金兵。
赵构见到金兵走远,就对村姑千恩万谢,并允诺,等到天下稳定,他一定前来拜谢。到时候,只要在自家门口挂上一块红布条就可。随后,赵构就又逃生去了。
三年后,天下大局稳定,南宋定都临安(杭州),此时的赵构没有忘记村姑的救命之恩,便派人前去鄞州请村姑入京。
由于使臣不认得那位村姑,只是奉旨查找在家门口挂着一块红布条的人家。不料,这位曾搭救赵构的村姑早已去世,使臣只好回朝复命。
赵构听闻,连连叹息,于是就下旨:今后宁波女子婚嫁之时皆可享受皇家嫁女的待遇,门上挂红布条,身穿着凤冠霞帔,坐龙凤花轿。于是,这个习俗也就传袭下来,而且,由于宁波人大多心灵手巧,花轿也就越做越精美,越做越考究,足以媲美皇家。
再细看这顶宁波朱金木雕花轿,发现,整个轿子四面皆是精美的雕花构件,无门,那新娘子如何坐进轿子里?原来,人们都认为,大姑娘出嫁坐轿,是一辈子最大的事,若是出嫁花轿有门,可随意上下,那就暗指大姑娘的婚姻不久长,这可不吉利。所以,人们就把出嫁的花轿做成四面固定的形式,并配有专门的拆轿工。每当新娘子上花轿前,拆轿工就会把正面的几块雕花板一片片拆下来,待新娘子坐进去后,再一片片装上去。
还据说,第一位坐上这顶轿子的新娘,是当时上海总商会会长虞洽卿的女儿,其夫家为晚清著名企业家盛宣怀的孙子。
租一次这种“万工轿”,要花多少钱?看介绍,竟要5000斤米!而且还要提前一年预定。这个高价的花费足以令当时一般小户人家过上好几年!
浙东地区自古商贾官宦云集,宁波更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商贸重地,素有“无宁(宁波)不成市,无绍(绍兴)不成衙”之说。
富商巨贾之家掌握着大量的财富,以相互联姻来增强其社会地位和家族的竞争力,其富庶奢华在婚礼用品的工艺和嫁娶婚俗上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