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泛舟西湖小瀛洲

(2024-12-23 11:37:45)

杭州的西湖曾去过多回,但十月细雨泛舟湖上,确实别有一番景致。

细雨蒙蒙中,西湖四周的群山被雨幕遮掩得朦朦胧胧,若隐若现,宛若仙境。湖中有三座小岛,皆绿荫笼罩。中间较大的岛是小瀛洲岛,左右两侧的两个小岛,左是阮公墩,右是湖心亭。在杭州,人们把小瀛洲、湖心亭和阮公墩合称为西湖“三岛”,象征着“东海三仙山”,其中,小瀛洲象征“瀛洲”,湖心亭象征“蓬莱”,阮公墩象征“方丈”。

 

泛舟西湖小瀛洲

三潭印月

 

忽然,从不远处的一条游船上隐隐传来阵阵箫声,时而委婉,时而低沉,我正陶醉中,朋友却突然说,这片湖面就是三百八十年前,明朝文人钱谦益与夫人柳如是意欲投湖自尽之处。

钱谦益和柳如是的故事,我略知一二。1644年,李自成大军进入明朝都城北京,崇祯皇帝自缢,明朝灭亡。钱谦益得知,便打算效仿当年的屈原,带着夫人柳如是投湖以殉国。可接下来的一幕就有意思了,钱谦益伸手一撩湖水,却犹豫地说:"今日水太凉,改日再跳吧。”真实天下奇事,投湖自尽还有嫌水凉的!

钱谦益可不是一般人物,他是南明王朝重臣,当时的文坛领袖。国破之时,本当众宣布要跳湖自尽以报国,可一直磨蹭到夕阳西下,最终还是借口湖水太凉而不敢跳,顿时成为当时一大笑柄。倒是他的夫人柳如是,这位昔日的青楼女子,却大义凛然,慨然赴死,“扑通”一声就跳入湖中,幸好被人救起。似钱谦益这等苟且偷生之人,哪还有骨气可谈!果然没过多久,钱谦益就听从了清军的指令,剃了个光头(后脑勺留一条小辫子),还应清廷之召,入京为官。自此,钱谦益也被正式列为明朝“贰臣”。什么是贰臣?贰臣就是不忠之臣,是叛臣,是逆臣。

不过,我却依稀记得,钱谦益嫌水凉的湖不是这杭州的西湖,而是绍兴的尚湖。且不管是哪座湖,反正对软骨头来说,湖水都凉!

正浮想联翩,舟已靠近“三潭印月”中的一座宝瓶式石塔旁。塔高约2米,方形塔基,球形塔身,葫芦形塔顶,四周镂五个小圆洞,矗立在水光潋滟的湖面上。朋友说,“三潭印月”的三座石塔分别相距62米,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泛舟西湖小瀛洲

三潭印月石塔

 

为何是62米?朋友解释,古代,一尺约合现今公制0.31米,62米约合20丈或200尺,这就好理解了。

据说,苏东坡出任杭州太守时,见到西湖因大量种植菱角和莲藕时,根茎在水中腐化后形成淤泥,使得西湖淤塞,水质变坏,便主持疏浚西湖,并将浚湖挖出的淤泥修筑了一条南北走向的长堤,后人称之为苏堤。随后,苏东坡还叫人在西湖深水处立起三座瓶形石塔,在三塔连线的范围内,禁止种植菱藕,以保持湖水清洁。

由于三座石塔形成了“天上一轮月,湖中影成三”“片月生沧海,三潭处处明;夜船歌舞处,人在镜中行”的曼妙景观,人们就给这三座石塔起了个“三潭印月”之名。

朋友介绍说,中秋之夜,“三潭映月”附近水面就会出现“三十三圆月”的美景。看我不解,朋友解释说,每到中秋之夜,有关人员就会在每个塔心里上一盏油灯,灯光从石塔的圆孔映出,远看就如同月亮一样。每个石塔有五个圆孔,三个石塔就可映出十五个月亮般的亮点,加上湖中的倒影,这不就有三十个月亮了吗?另外,天上还有一个月亮,倒影在湖中又有一个月亮。至于最后一个嘛,那就是游人的心中之月。“三十三圆月”这一奇异景观,也只有在皓月当空的中秋之夜才能观赏到。

想那中秋月夜,到西湖泛舟,领略“清光凝有露,皓魄爽无烟”的景致。三座石塔,亭亭玉立在碧波荡漾波光粼粼的湖面上。灯光从塔中映出,宛如一轮轮明月,倒影在湖中。月光、灯光和湖光交相辉映,果真就是一幅绝美的“一湖金水欲溶秋”的绝佳美景。

难怪,古人就把这“三潭映月”和太湖行春桥的“石湖串月”、无锡的“二泉映月”、扬州的“二十四桥明月夜”、庐山牯牛岭的“月照松林”同列为天下五大最佳赏月处。

可惜,今日我们却遇到了个阴雨天,明月是见不到了。但还是船靠小瀛洲东码头,上岸。

岛上,树木茂密,绿意盎然中,游客寥寥,反倒令人觉得恬静安谧。

前行,便是名闻遐迩的“我心相印亭”。这是一座沿湖修建的飞檐长亭,亭上有匾,曰“倚红枕碧”。亭柱有联:“欲赌一轮潭底白,山移三岛海中青”。

转到亭的另一面,亭柱上也有一联:“山光静对烟波际,塔影清涵水月间。”长亭正面,圆形月亮门上,镶嵌着一方额,上面题写着“我心相印亭”。哈哈,众里寻她千百度,一抬首,却在高高檐下处!

站在圆形的月洞门下,遥望门外湖面,隐隐约约中,却见三塔袅袅婷婷,立在烟波浩渺中,颇有一番上佳意境。

抬头,再端详“我心相印亭”额,意趣无限。如今,很多人,都把这“我心相印”认作是情侣间两心相印的意思。其实,最初,“我心相印”却是佛门禅语,意思为:“不须言,彼此意会”,也就是“心心相印”。不过,情侣间用“我心相印”也算贴切,更有它内在的意味。如不是“君卿两心相印”又何来“不必言说,彼此会意”呢?而且,情侣在这里携手静心赏景赏月,其心岂不相贴的更紧密!

朋友介绍,小瀛洲是个田字形的小岛,其最初是明代钱塘县令聂心汤率众疏浚西湖时,将挖掘出的淤泥在此堆积,构成“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布局。

围湖一圈,是林中小径,小径中是一片“岛中小湖”,先贤祠、九狮石、开网亭、水香榭、花鸟厅、迎翠轩等几座明清建筑散落其间。其南北有九曲桥跨越岛中小湖,东西是一条浓荫夹道的绿堤,一桥一堤,将小瀛洲分成四块。

夜色朦胧中,走上九曲桥。九曲桥中,三座小亭,分别为开网亭、亭亭亭、康熙御碑亭。

开网亭位于九曲桥北端,其造型为罕见的三角形。开网亭初建于清代雍正年间,起名“开网”,意思就是“网开一面”。其和“放生”含义相同,都是向善而放生之意。开网亭的攒尖顶上装饰着一只白鹤,寓含万物皆得自由之意。

 

泛舟西湖小瀛洲

小瀛洲上开网亭

 

而“亭亭亭”,更有意趣。这是一座四柱攒尖方亭。还别老说人家古人各个都古板守旧,迂腐刻薄,其实,许多古人都大有谐趣浪漫之态。就说以“亭亭亭”命名这座小亭子,绝非随意。“亭亭”二字,是指美好状,比如说某一女子“亭亭玉立”,苏轼在《虎跑泉》一诗中也有“亭亭石塔东峯上”之说。“亭亭亭”就是寓指这座小亭是“亭亭玉立”之亭,意境曼妙绝伦。走在九曲桥上,一一浏览这几座造型各异的古亭,走走看看,饱览美景。

过九曲桥,迎面,又是一座三圆瓣状的月门。走近了看,月洞门上那方“竹径通幽”额居然是康有为所题。透过门洞,里面是一片翠竹,颇有曲径幽深的风雅感觉。

遇到新奇处,便想讨个明白。于是,便信步走进月洞门。果然,眼前又是一番静谧天地。修篁翠柳,暗影婆娑,清幽恬静,一条小径消失在竹林深处。漫步其中,好静,仿佛和尘世由此一隔两开。

天也黑了,尽赏了“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美景,也该回去了,莫叫人家船家等急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