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不善业道

(2022-03-24 22:46:11)
标签:

转载

分类: 菩提道次第

善恶行为的表现渠道主要为身、口、意三种,即身体的行为、语言的行为、思想的行为。所有行为中的粗重业行,根据善业和不善业两类,分别归纳为十种。持戒的根本就在于防护三业,令思想、语言、身体都不造作恶业。如果这三个途径清净了,就能成就解脱之道。

十不善业,每一项都从事、意乐、加行、究竟四方面进行考察。所谓事,即行为对象,如所杀的对象等。所谓意乐,即心理动机,包括想、烦恼、发起三部分。所谓加行,即采取的手段。所谓究竟,即所作不善业是否完成。

 

1.杀生

杀业的心理基础有三:其一,欲杀某人且所想对象和事实相符;其二,以贪、嗔、痴烦恼为基础;其三,决心把对方杀死。判断是否犯罪,也是从这三点进行判别。杀戒的形成,需要考察想法与事实是否吻合,如果两者一致,才会构成根本罪。
对于其他九种不善业也同样适用,也应当根据造业者的意愿和与事实是否相符作出判定。

至于意乐中的烦恼,贪嗔痴三毒的任何一种都可能构成杀业。

加行,即犯罪手段。无论是自己亲自动手实施,还是请其他人代杀,两者的性质是没有区别的。至于犯罪的具体方式,或是使用器械,或是使用毒药,或是明着杀害,或是暗中诅咒等等,只要把别人杀死,罪过都是一样的。

所谓究竟,即杀业的完成。只要先于犯罪者死亡,都将构成杀业。反过来说,若犯罪者死于被害者之前,就只构成加行罪。

 

2.不与取

想和烦恼两部分与前面所说的杀业相同。

不与取的加行中,作者和之前所说的杀生一样,也就是“自作或教他作二者皆同”,不论自己做还是教人做,性质都是一样的。

如果生起“我已得手”的心,盗业就算是构成了。如果指使他人抢劫或偷盗,被指使者得到东西时,生起“我已得手”的想法,也构成偷盗的恶业。

 

3.邪淫

导致邪淫的情况主要有四类。第一,不是正当的行淫伴侣,比如母亲等直系亲属或有母亲守护的女子,又如男子(指同性恋)、不男不女及出家女众。第二,不是正当的行淫方式,比如除了产道以外的口等。第三,不是正当的处所,比如在上师附近,或在佛塔、寺院等处。第四,不是正当的时间,比如在妇女怀孕或受持八关斋戒期间等。

如果实际行淫对象和自己想要行淫的对象是同一人,就会构成业罪。

邪淫的发起,就是想和对方发生性关系。
邪淫的加行,即实际实施这一行为。
邪淫的究竟,即已经发生性行为,构成事实。

 

4.妄语

构成妄语的情况有两类,或是因为看到、听到、感觉、知道而行妄语,或是因为没有看到、没有听到、没有感觉和不知道而行妄语。

妄语的对象,必须是能领会你所表达的意思的人。

妄语的发起,即在表述中改变事实真相,不让对方如实了解。

妄语的手段,或是直接说谎,或是虽未说谎却表示默认,或以身体语言传达与事实不符的信息,无论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别人,和说谎的性质是一样的。

 

5.离间语

能够挑拨离间、混淆是非、破坏他人和谐关系的语言。

离间语的对境,包括关系和谐或不和谐的人。

离间语的三种意乐中,想和烦恼与之前说明杀业的部分相同。离间语的发起,就是让那些关系和谐的人,通过挑拨使彼此产生矛盾,反目为仇。而对于那些原本关系就不和谐的人,则令他们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扩张,变得势不两立。

离间语的破坏手段,不论依事实或不依事实,不论以文雅或粗暴的语言,也不论是为了自己或为了他人,只要达成破坏对方和谐的目的,同样构成业罪。

 

6.粗恶语

恶语,又名恶口,就是以粗暴的语言伤害别人。

粗恶语的对象,通常是自己讨厌或愤怒的有情。

粗恶语的发起,就是忍不住对对方恶言相向。

粗恶语的方式,是以粗暴或刺激性的语言攻击对方。

粗恶语的完成,只要说出后,对方能够领会你所说的意思,就构成业罪。

 

7.绮语

绮语的对象,就是那些毫无意义的话,凡是对生活、工作、修行及生命改善没有意义的话,都属于绮语。

绮语三种意乐之中的想,就是对象与想法相符。绮语的心理基础,也是贪、嗔、痴烦恼中的任何一种。

加行,是以染污心说些没有正面意义的闲话。

绮语业的完成,只要说出来就形成业罪了。

 

8.贪业

贪心的对象,是对别人的财产或用品生起占有之心。

贪业三种意乐中的想,即所贪对象和事实相符。贪业的心理基础,包括贪嗔痴三毒的任何一种。

贪业的发起,就是想要把他人财产据为己有。

贪业的加行,就是不断想着如何占有对方财产。
贪业的完成,就是确定想把对方财物占为己有。这里说的只是占有之心,一旦占有,那么除贪业外还有盗业在内。

 

9.嗔业

嗔心的事、想、烦恼,和粗恶语的相关内容同样。

嗔业的发起,就是想用打骂等方式伤害别人,通过种种希望对方受到伤害的想法发泄心中仇恨。

嗔业的加行,就是为伤害他人而作各种准备。
嗔业的究竟,一旦心中决定伤害对方,就已构成嗔业。

 

10.邪见

邪见的对象,是指真实存在的事。邪见者,是对于真实、正确的事产生歪曲而错误的认识。

邪见三种意乐中关于的想的内容,就是将自己所认定的事当做事实。邪见的烦恼基础,也是贪嗔痴三毒中的任意一种,主要是愚痴。

邪见的发起,就是准备说诽谤不实之辞。作为邪见者来说,虽然目的不是为了诽谤,但他所宣扬的这些观点就是在诽谤真实。

邪见的加行,是为传播邪见做各种准备工作。

邪见的究竟,就是固执己见并把这种观点说出来。

 

分享:十不善业中的有些业很容易造作,在了知了苦乐之果是由不同的善恶业因所决定,以及业增长广大、不作不得、作已不失等原理后,要守护好身口意,断除十不善业,成就十善业。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