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菩提道次第略论》业果的轻重

(2022-03-24 22:46:21)
标签:

转载

分类: 菩提道次第

依《本地分》说六种业果轻重

一、现行者,行为发生时,是以三毒或以极其猛利的贪嗔痴三毒所发起。

二、串习者,由串习力所造作,因为长时间的亲近或修习,从而形成善、不善业的惯性。

三、自性者,从十不善业的自性来说,在身业和语业七支中,排在前面的比排在后面的果报更重,如杀生重于偷盗,偷盗重于邪淫,邪淫重于妄语,妄语重于离间语、粗恶语和绮语。而三种意业中,则是后面的重于前面的,如邪见重于嗔业,嗔业重于贪业。

四、事者,从造业的所缘境来说,所缘境不同,所感果报亦不同。

五、所治一类者,不断造作不善业,乃至命终,从未有过丝毫善业。而且从不忏悔,甚至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最终将感得极重果报。

六、所治损害者,通过戒定慧的修习对治所有不善行为,从而远离贪嗔痴等种种烦恼,圆满种种清净善业。

 

依四门力大说业果轻重

田门力大

田门,就像播种,虽然是同样的种子,如果播洒在不同土壤中,就会因土地的肥沃或贫瘠获得不同收成,可能硕果累累,也可能所获甚少。所谓田,就是造罪或积福的所缘境。有如种子赖以生长的土地,是我们长养福报或招感痛苦的基础。

三宝及师长具足无量福德,为敬田;父母给予并哺育我们的色身,有莫大恩德,为恩田。对于这样特殊的所缘境,即使没有猛利的意乐,只要稍作损害或利益,都将感得无量罪业或福德。

 

依门力大

依门,即依身份判别造业轻重。

不善巧者,造作罪业后不知忏悔,甚至继续造作,如铁丸沉水,罪不可赦。而善巧者造业后懂得发露忏悔,更不复造,并通过修行积极对治,使重业转轻,轻业化解。

同样是以在家居士身份修习布施等善行,受持斋戒者所做的,和那些尚未受持任何戒律者所做的,相比之下,两者善根力量的大小也是迥然不同的。因为身份是福报的载体,就像大小不同的容器,它有多大,才能盛载多大的福报。

 

物门力大

在对有情的布施中,法布施比财布施更殊胜。在对佛陀的供养中,如说修行供养又比财供养更殊胜。

 

意乐门力大

意乐门,即不同的发心。

我们对各种差别所造成的感果轻重应该明确了知,比如所缘境的优劣差别,为个人利益还是他人利益的发心差别,以及心行猛利或轻缓、长久或暂时等差别。以行善为例,供养三宝比布施他人所获功德更大,为利他行善比为自利行善所获功德更大,以猛利发心行善比以微弱发心行善所获功德更大,长期坚持行善比偶尔为之所获功德更大。

 

分享:嗔一直是我最大的问题,以前只知道嗔是三毒之一,对它产生的业果不了解。当看到“嗔心也具有极强的破坏力,‘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以长达千劫的时间积累布施功德,以及供养佛陀的功德,再加上其他种种善行,只要生起一念嗔心,将毁坏所有这些功德。所谓‘火烧功德林’。”才认识到嗔的破坏力是如此强大,意识到自己的嗔心时,决不能再纵容。

了解了业果的轻重,要时时守护好身口意三业,避免造作不善业,一旦造作,要发露忏悔,积极对治。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