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转载 |
索达吉堪布长久住世祈祷文
法王晋美彭措 著
标签:
转载 |
分类: 菩提道次第 |
整个中士道的修行,就是以生起出离心为起点,以圆满出离心为终点。当我们生起强烈的出离心时,当下就是解脱的。
一、依何身灭除生死
灭除生死的契机,正是在于我们现在所得到的暇满人身。暇满人身的最大意义,就在于获得一次修行机会,获得一次转变命运的机会。
对于灭除生死的修行来说,是以出家的身份最为殊胜。
作为在家菩萨,应该生起出家的愿望。即使现在出家因缘还未具足
标签:
转载 |
分类: 菩提道次第 |
有情生命的延续,就是惑业和生死苦果的延续。所以,惑、业、苦就是有漏生命的全部内涵。
一、烦恼发生之相
能够造成流转生死的因素,虽然有惑和业两种,但其中又以烦恼为根本。如果没有烦恼,往昔所积集的业力纵然无量无边,也像没有得到水土滋养的种子那样,是不可能生根发芽的。
1.正明烦恼
① 贪,无论对自己的身心或外在境界,凡是有喜爱的,立刻会产生贪著。
标签:
转载 |
分类: 菩提道次第 |
三恶趣之苦
下士道所说的苦,是侧重从恶道苦的角度来谈,让我们对地狱、饿鬼、畜生的果报生起恐惧之心,从而精进修行,得生人天善趣。但中士道的修行目的是出离轮回,不仅要看到恶道之苦,更要看到人天之乐也是假象,是不究竟的。所以,还要进一步思惟善道所隐藏的痛苦本质,从而对轮回生起厌离之心。
人道之苦
饥渴的痛苦,有炎热或寒冷的痛苦,有不喜欢接触六尘境界带来的痛苦,还有因为不断
标签:
转载 |
分类: 菩提道次第 |
总苦,是相对于别苦而言。此处所说的总,即六道一切众生共同的痛苦。别苦,则是每一道众生各自不同的痛苦。所有法门,都要通过思惟法义达到调整心行的效果。对苦的认识,同样要落实到止观,才能真正在生命中产生作用。本论涉及的观有三种,分别是观察修的观、观想的观和观照的观。其中,观察修是建立在思惟的基础上,观想修是建立在想象的基础上,而观照修则需获得心灵内在的观照力,开启空性慧,从而通达空性,成就解脱。
观察修,是通过思惟来修行,却有特定
标签:
转载 |
分类: 菩提道次第 |
三、如何发出离心
那么,如何才能发起出离心呢?
标签:
转载 |
分类: 菩提道次第 |
出离心,是整个中士道的核心。在学习完下士道之后,我们应该清楚,虽然下士道能使我们招感人天的果报,但是,这种人天的果报并不是究竟的,还是苦的,还是没有解脱的。而我们,决不能只满足于人天的果报,而应该进一
标签:
转载 |
分类: 菩提道次第 |
标签:
转载 |
分类: 菩提道次第 |
标签:
转载 |
分类: 菩提道次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