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哪儿说哪儿---散记台湾

标签:
杂谈 |
分类: 看图说话 |

2009年4月22日至5月1日,开发区商务考察团赴台,我有幸参加。在台10天,所见所闻,感触良多,散记如下,以为纪念。
早就听说,到台湾,比出国难。真办起到台湾的手续,的确是难,尤其我这位兼任招商局长的赴台者,那手续办起来就更难,也更值钱。 临行,台办领导专门培训我们,告诉我等在台
abc。这等神秘,给我的感觉,恰如夜深读禁书,偷偷赏美人,刺激,神往,充满期盼。乘北京至台北的直航客机,3个半小时后,在松山机场着陆。第一期盼,想揭开那种种神秘。直到第三天,我的感觉,台湾,除了美,就是亲切,比在澳洲强,没有人地两生的局促,没有语言的障碍,一个人敢满街跑,不担心迷路,也不担心找不到住处。这里,就是家啊,那反复叮咛的在台abc,根本不存在。在花莲,吃着释迦,我发信给几位朋友:放心,台湾人民过得不错。

我等一行10人,真正的目的,是招商,也就是看看台湾的有钱人,谁愿意来大陆投资,我们愿意受累给他服务。abc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切忌说招商。或许原来这一条很重要,属于abc,应当提请注意,但此次考察,似乎大可不必,咱不提招商,反倒显得咱见外,不拿人家当自己人。一路走来,台北,花莲,高雄,台中,垦丁,再回到台北,接触到的组织,或朋友,都十分配合地谈经济,谈互通有无,甚至谈到大陆投资,或来台湾发展。当我们提出聘请他们为招商顾问,或者与某组织建立一种长期交往的机制时,他们都欣然应允,快快活活签字用印。我的理解,这是一种亲情,一种一家人应该有的相互关照,也是一种善解人意。
沿途游览的著名景点,首先是太鲁阁国家公园。听导游阿廖介绍,太鲁阁景色迷人,非常漂亮,他请我们带好相机准备拍照。其实,太鲁阁,也就是一个小峡谷,它的看点,一是险,二是石头。它的险,比起华山,是小巫;它的石头,仅仅是多了层状的汉白玉,比起云南多彩石,也没多少稀奇。阿里山,因为奚秀兰一曲《阿里山的姑娘》而名声大噪。满怀好奇,要欣赏“美如水”的阿里山姑娘,看到的,却比不了威海的姑娘更水嫩。阿廖说,美如水的姑娘,都下山了,山上的姑娘,都“壮如山”了。一笑。日月潭,倒值得一看。也是小,展不开,稍一走动,没了,就这些! 我走台湾各地,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为了让两岸人民共享祖国河山美景,也该加强来往,别那么小气,别那么计较,管它信什么,各信各的,要走动,要来往,让台湾人民来看看五岳,那才是绝美河山,如花美景!

期间,我们专程到远东科技大学,拜访孙洪昌的姑爷爷王老先生。老先生有这么大的事业,我以为全在一个个性。接待我们就餐,因为是中午,老人家绝口不提喝酒,因为他坚决反对饮酒之后工作,尤其为人师表,更得自律。谈到事业,80岁的老人满脸兴奋,那是他一生的荣耀和追求。远东科技大学的校长,也就是王老先生的儿子,领着我们参观学校。他知道我们这个团的构成,或者也知道我们有可能为他的学校干点什么,所以他给我们介绍的重点,是他的技术,是他的可以立即转化为生产力的专利技术。我再一次想到了我们的教育,从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学,甚至到更高的硕博教育,都是培养书呆子的教育,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如何推动生产力进而推动经济发展,我们大陆的学校恰恰给忽视了。我一直为我们的教育悲哀,05年到澳洲,回来我也发过类似的牢骚。说这些话时,我的眼前闪现的,是远东科技大学展馆极为醒目的“发明树”---

前一篇:想哪儿说哪儿---说“佛”
后一篇:想哪儿说哪儿---我的小品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