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镂月裁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8,204
- 关注人气:88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想哪儿说哪儿---说“佛”
(2012-12-08 00:32:23)
一直想买件王冬龄,一直也没有机会。不是没处买,而是价太高。
突然看到夜光斋周兄这里有一“佛”,不及侃价,就赶紧汇款请回!阿弥陀佛,咱终于有了王冬龄了!
这“佛”,不大,尺方小品。写得如何?不错,堪称精品!反正咱这篮儿里,就没有过赖货。或者说,咱这庙里,有过赖和尚?
最要紧的,是这“佛”便宜,纸小,佛也卖不上价啊!我一直想给书家提个建议,要么别写,要么就用八尺整纸,顶天立地来一大“佛”,既壮观,又卖钱,也显得“佛”法无边,能卖高价,一举多得,干嘛不干?
其实,我这人有佛根,从小就菩萨心肠。曾经结识一位大和尚,他认定我心地善良,天性慈悲,一旦修行,必是活佛。阿弥陀佛,心里直骄傲。
请“佛”回家,除了艺术的意义,还真有点礼拜的心思。既然我有活佛的潜质,何不早早修行,真要退休再练?我看没这必要。趁年轻,对了这“佛”,开始吧。
我以为,佛,不是活生生的人,而是很深奥的道理,和在这道理指导下大慈大悲的行动。修佛,其实就是修道理。所以,我修佛,不愿对着“佛像”,而愿对着“佛书”。
难为情的是,庄严静穆的佛殿,我不愿跪下去;精美厚实的佛经,我几乎读不成句。既然修佛,总得有个样子吧?所以,我请“佛”回家,准备礼佛。
修佛,人们爱看宝相。我倒以为,既然佛是道理,那最能体现佛的精神的,不是形象的绘图,具体的雕件,而是抽象的文字。也就是说,与其供奉图画或雕件,还不如供奉文字,譬如供奉王冬龄写的“佛”。
2009-2-6
22:11 于镂月裁云轩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