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喝对豆浆了吗?
http://s1/mw690/b834ef57td846b40167f0&690
豆浆大家几乎天天喝,用来作为优质蛋白质的来源;关于豆浆的种种说法相信大家都听说过,那就让我们看看怎么制作和饮用比较好呢?
一、做好前处理
对于消化吸收能力较差的人来说,最好选择浸泡处理或去皮处理,因为浸泡处理可降低各种豆类的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再加热时效果更为显著;因为在豆类中部门抗营养因子主要分布在种皮中,去皮处理可显著降低豆浆中各种抗营养因子的含量;对于消化吸收能力较强的人最好选择干豆制浆或浸泡之后保留泡豆水,因为抗营养因子中的植酸、单宁具有抗氧化作用,而蛋白酶抑制剂和凝集素对于癌症的预防和控制具有积极作用;对于种皮为红色和黑色等富含花青素的豆类用泡豆水制作豆浆可以更多的保留植酸、单宁等成分。
在煮豆浆时要掀开锅盖煮,在煮沸的过程中我们会看到随着温度的升高泡沫越来越多,当煮到冒大量泡沫从锅里溢出来时,就认为是煮熟了,其实不是的你被它的“假沸”现象蒙骗了,这时的温度才80多度,你还要继续再煮3~5分钟直到泡沫消失,而且不要在中途加生豆浆,也不要为了煮熟反复煮。当然在科技发达的现今社会,大家一般都会用多功能自动加热豆浆机做豆浆,用豆浆机就不会有被“假沸”所欺骗了,制作出的豆浆肯定是煮熟煮透的。煮熟煮透就可以放心饮用了,因为大豆中含有的胰蛋白酶抑制剂等抗营养因子遇热不稳定易分解,豆浆煮熟的过程中胰蛋白酶抑制剂就失去了活性,不会干扰到其它食物中的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三、与五谷杂粮一起制作,与牛奶混合饮用
豆类赖氨酸含量丰富,但蛋氨酸较少,谷类与奶类与之相反;混合食用可较好地发挥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大大提高蛋白质的生物利用率。而且牛奶中含钙比较丰富。
每天最好饮用标准浓度的豆浆(1份黄豆配20倍水)400ml(一次性纸杯2杯)左右,豆浆蛋白质含量较高而且还属于完全蛋白质,过多的饮用会加重肾负担,引起过食性蛋白质消化不良,出现腹胀腹泻等不适症状;而且豆浆中的碳水化合物多为纤维素和可溶性糖,几乎完全不含淀粉,在体内较难消化,其中有些在大肠内成为细菌的营养素来源,细菌在肠道内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过多的气体而引起肠胀气,相信很多人喝多豆浆后都有这种感觉:肚子胀,胀的鼓鼓的。物无美恶,过则为灾!
豆浆不仅可以喝还可以代替部分水用来煮饭,豆渣还可以用来蒸馒头、烙馅饼等等。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烹调方式、不好的膳食!
参考文献:
【1】朱晓倩,许钰麒,范志红.不同预处理方法对豆浆中抗营养因子的影响 . 中国食物与营养.2012, 18( 1): 65-68
【2】http://weibo.com/foodnutrition
新浪微博:营养的传播-宋兵兵
QQ:1013339458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