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这样说,单吊某几个个股取得的收益是不靠谱的投资方式。
初闻这样的声音,不加思考的投资者会觉得言之有理。
最典型的数杭州的某一位,勤奋钻研、持仓数十个个股,时不时的迭代进化交易体系,号称30年周期考量能够与他同样高度的投资者,全中国不会超过10个人。
这个结论不是我的杜撰,是我在雪球上公开问过他的。
我在雪球上很少发文,也很少问人,只是一直好奇才问了一次。
股市生涯10余年,这位杭州投资者的复利定格在15%左右,也算优秀。我也数次说过,他这样风格的投资复利确实能够维持在15%左右。我想说的不是复利高度或优劣,而是思考什么样的投资方式才是靠谱的。
在我看来,真正评价投资是否靠谱,不是取决于投资者的持股数量,不是非要几十个才算是靠谱,事实上,长期的单吊1、2个股个股其实也没有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风险意识和控制风险的手段。
单吊一个个股,买入时的股价高低相比个股属性而言,其实不是关键,关键是这家企业能够活得多长久,生命周期有多长。
如果你没有能力判断其生命力多久,那么,分散应该成为必然,甚至数十个个股也是科学的方式。
乐视网,康美药业、“一哥”重仓的那个。。。有的已经退市了,未来还会有更多的退市。。这才是我们需要深思的风险。
爱尔眼科很牛,通策医疗很牛、爱美客很牛、很多牛股,只是我们所看到的表象。
曾经,乐视网也很牛。
股票很牛,大致会有两种情形,更多的恐怕不是资本的牛,而是我们看不见的背后的牛人。
乐视网曾经很牛,但是树倒猢狲散。这才是真正的风险思维。爱尔眼科高歌猛进,不是你能够简单想象的。
静下心来,风险意识并不难理解。
当然,芒格先生说40岁的道理也正如此。意识的认知需要时间阅历等等。
徐翔,最牛吧,恐怕很少有人敢挑战,但是,徐翔不到40岁,其代价是进去了。徐翔依然有钱是另外一回事情。
前文说的,40岁买乐视网可以理解,因为毕竟年轻,40岁之前能够树立风险意识,那就是未来的牛人。
我在40岁之前,也是因为不理解风险意识,结果是在第一次股市中折损20多万元。
2001年的20多万,相当于我5年以上的工资,或者说一套房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