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投资思维5年3倍净值的路径

(2021-02-18 22:20:44)
标签:

股票

分类: 银行夜话

绝大多数投资者,并不深度思考。我博客的读者十有八九也是如此,很少有博友能够静下心来通读我所有的博文,大多是泛泛而读,所以,很少真的明白我的投资体系。这里,我必须告诉大家,我的投资能力是极其有限的,我的投资风格也是极其狭窄的。

过去的11年,直至当下,我的投资目标基本上是延续5年3倍净值的思路在布局。

我们知道,如果5年持仓,个股的估值不变且不加杠杆,要确保5年3倍,那就是需要个股业绩复合增长达到25%。如果选择一揽子的个股组合,确保整体25%的增速,那是难上加难。

我常常点评的杭州某一位投资者,折腾几十个股票,自己还不断开发所谓的软件迭代投资体系,我可以毫不客气的说,这样的策略想要获取20%的长期复利,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一件事情,事实上,10多年的成绩确实保持了15%的复合收益率,当然,相比绝大多数投资者,他的业绩也是不错的。

若单吊茅台这样的单一个股,也不能保证未来获得20%的复利。过去20年茅台30%以上的复合收益,那只是过去,并不能代表未来。我们不要轻易的抱着结果导向的思维。

全世界的股市,每1000个股票,能够10年保持20%R0E,恐怕是个位数,据说是不到3个(2.5个)。你想想,作为一个组合,如果没有估值提高,要获取25%的复合收益率,一定是极其艰难的任务。

要实现5年3倍净值,那怎么办?我们需要思考这个问题。

第一,大概率需要使用融资;第二,融资思维下,则需要获取估值提升带来的超额收益率。

问题来了,融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高度的确定性,既要公司层面定性的保证,又要定量的低估可测。同时,最重要的一点是市场反复无常下的仓位风险(平仓风险)可控。故,需要3个层面的综合思考和选择。

我们做这样的选择:

如果内在创造(这个名词是我自己定义的,一般投资者用的是内在价值,事实上,并不相同,不具体展开)不低于12%,那么。5年合计大致为76%,在一次性使用100%融资下,至少还需要估值上移30%左右(不低于25%),这样5年周期下,一旦达到估值修复目标,就实现3倍净值。如果估值提前修复,则年化复合会超过5年3倍。问题的关键在于过程中不能出现平仓风险,短期股价跌幅不能超过35%。这一点非常重要,同时,你选择的个股不能出现内在创造速度明显落后目标值(12%)。

既要12%,又要25%以上的修复,同时,还保证不平仓,我自己的情况又是集中投资风格,在我看来唯有在银行股里,找到真正确定的低估,但也不是简单的所谓账面意义上的低估,而是综合因素叠加下的下的低估。

其中的一个核心要素是,历史成绩相当的优秀。或者类似当下的绝对估值极其低估也行。

未来会放弃相对高估值的银行股,比如会放弃兴业银行之类的,除非兴业银行的估值只有0.65PB水平。

因为市场越来越顽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