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永平沿桐木江溯水而上,海拔1135米的源头分水岭隘口处是桐木关,处在武夷山脉大裂谷断裂带上。线路为:永平镇-八都-五堡洲-紫溪村-九纵河(现为水库)源头岭-篁村-橡皮寨(石龚岭检查站,在石龚岭前的古道已被铁炉畈水库淹没)-龚坑-查家长-清潭-西坑-三堡堂-东坑-茶垄坑-叶家厂-上烟铺-桐木关(检查站)-黄花丛-高家厂-清水湾-乌石岩-庙湾-江墩-白虎溪-桐木村-一里坪-高桥-竹山洲-滴水岩-皮坑口(检查站)-石坑-青龙瀑布-龙谷风景区-龙川大峡谷-茶山坳-曹墩村-毛造洲-东塘府-九曲溪。石龚岭以后是由古道延伸而来的单车道公路,称紫桐线,即紫溪-桐木关,全程约60公里。石龚岭至桐木关在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内,桐木关至皮坑口在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内,为非开放自然保护区,进入需办理准批手续。
“我们一天的行程就要结束了,这一天我们从河口出发,走了很远。我们打算在武夷山脚下的一个小镇过夜,镇名大概叫紫溪(英文Chuchu)。紫溪夹溪两岸而建,地方很小,也很穷,靠着来往于武夷山的商人和搬运工,也靠着附近茶叶种植、加工所带来的一些贸易,小镇经济才能维系下去。”——福琼
最早使用机械揉捻茶叶是英属印度。
桐木江(铅山河)源头区
桐木关始设于唐末时的闽国(公元909年-945年),为古代崇安闽赣边界九座关隘之中处在最西的关隘,也是现今唯一修复完整关楼的关隘。
“从河口开始,我们走的路就起伏不平,我们爬了很多山,不过我们常常又从山的另一边翻到下面的峡谷中去。但总体而言,我们还是慢慢地爬升到了海平面较高的地方。我们现在来到了最高的武夷山主峰的山脚下,开始向山口爬去。这条山路大约有六英尺宽(约1.8米多),上面铺着花岗石,我们沿着它在山上绕来绕去,渐渐地爬得越来越高,终于,当我们转完高处的一道弯路时,我们看到了前面高山中的关口。这个关口比周围的山体要矮很多,在它的两侧,都是高耸的山峰,快要到达关口的时候,道路一下子变得很陡峭了,即使是中国人也都从他们的轿子中下来,开始步行,通常情况下他们可不会这样做。从山脚到现在这个关口,一共有20里,或者说5英里。”——福琼
从永平往福建武夷山南部,桐木关古道位于江西界内武夷山最高峰黄岗山(海拨2160.8米)西侧,而分水关古道则位于黄岗山的东侧,接近桐木关的道路依山体海拔渐缓上升,起伏相对较小。而分水关附近的地貌、道路与福琼书中描述相似。但桐木关垭口两侧高大的松树,福琼书中有所记载。
桐木村地域很大,分布自桐木关起以南十多公里的九曲溪上游峡谷中,这里的村名以“桐木”加“某某村”命名。皆享世界红茶发源地之福。
作为发酵茶品的红茶,没有明确资料考证年代。现代茶叶研究学者吴觉农据十六世纪文献,推测福建武夷山的发酵茶出现于十五世纪。半发酵茶的代表——乌龙茶可能在十七世纪发祥。
“在武夷山脉(位于福建和江西交界处)海拔近乎一千米的山岳地,有一个叫桐木村的村子。吴觉农认为,这个村子制作的发酵茶,才是世界上最早被人带到英国的红茶的鼻祖(指最早到英国的红茶‘Bohea’-笔者注)。”
桐木制茶史可以追溯到宋代末期,本来一直在制作绿茶,而到了十七世纪前半叶开始制作发酵茶,茶名‘正山小种’。正山指武夷山,放在茶名前,表示‘这是正宗产自武夷山的茶叶’。小种,是言量小,说明并非人工栽培,而是野生的茶叶。正山小种,就是说产自武夷山自然生长的茶叶。
十八世纪后半叶到十九世纪的大约半个世纪,是桐木村制作的茶出口英国的最繁盛时期,桐木村制茶史上曾经辉煌的红茶工厂,也产生于这个时期。
往昔绿茶的时代,大概人们也是走这条艰险的山路,从村子到很远的地方去采茶。采摘下来的茶叶放入竹篮或麻袋,用担子两头挑着,路不好走,使得茶叶在里面蹭来蹭去,以致茶叶表皮蹭破后氧化发酵,这样的茶叶必然是发酵茶,而无法制作出好的绿茶来。”
——《一杯红茶的历史》【日】矶渊猛,矶渊猛曾两次到过桐木村考察。
艰险的山道自然造就了“Bohea”红茶,现代红茶新品金骏眉也诞生在红茶发源地桐木村,与正山小种红茶不同的是,正山小种采摘的茶叶是1芽3叶,而金骏眉只取芽头。本质不同是:真正的正山小种是小叶野生茶,而金骏眉是人工栽培小叶茶。安徽农业大学于2018年3月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了一篇茶叶基因组测序相关论文,论证在38-154万年前,小叶茶与大叶茶分化。其中在武夷山保存了一部分原生态的小叶茶,同时也有人工矮化栽培的小叶茶。
产量极小的正山小种恐怕远不够制出市面上如此多的“正山小种”,在《两访中国茶乡》中,福琼也说到武夷红茶其实并不多产自武夷,就当时武夷山茶园的产量根本不能产出如此多量的“Bohea”红茶。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武夷茶最早由荷兰东印度公司带入西方,后来欧洲皆以产自武夷山“Bohea”茶为中国茶之总称。
“正山小种”的茶叶从山上茶园采摘下来后,先晾晒,经揉捻后置入竹笾,放上棚架。置入茶叶的竹笾放在上面,下面用松木燃熏,有热量的松烟带走茶叶中一半不到的水份;然后再揉捻,继续烧松木烘干。这样制作的正山小种茶叶肥厚,深黑且润泽,泡出的茶汤鲜红,味醇厚,并散发出一股特别的“松木碳”香味。松木燃烧后的烟气中碳化物附着在茶叶的表面,形成独特的“Bohea”茶。英国水质较硬,茶叶的香味被较硬的水冲泡后中和,减弱了茶香。所以有“碳香味”的“Bohea”茶更适合英国人的口味,而被青睐。至现代,锡兰红茶在西方较受欢迎的原因在于它有比武夷山红茶更浓的香味,与泡茶的水质差异以及传统浓香型饮料——咖啡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