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开(Koh
Ker)在暹粒东北一百余公里的密林中,十世纪时吴哥王国在此经历了二十多年时间,留下独特的贡开风格建筑。吴哥王朝的建筑艺术按照年代与建筑形制分为:荔枝山风格、神牛寺风格、巴肯寺风格、贡开风格、比粒寺风格、女王宫风格、南北仓风格、巴方寺风格、吴哥寺风格、巴戎寺风格及后巴戎寺风格等十余种。基本不变的形制是“金字塔”基座造型,源于婆罗门的须弥山,并被佛教借鉴。
目前开放游览的贡开遗址有两大部分组成,前部是红庙(Prasat
Krahom),有印度教砖塔和石头庙宇组成。后部是一座始建于公元928年、现高36米、基宽55米的七层阶梯状建筑“Prasat
Thnom”庙,被称为贡开“金字塔”。曾经作为国庙的 Prasat Thnom
顶部已经坍塌,模样与美洲玛雅金字塔有几分相似,它是亚洲现存古代最大的金字塔式建筑。从贡开“金字塔”,可以看到须弥山在贡开前后的吴哥建筑中有沿用和发展,如巴肯寺、比粒寺、东梅奔寺、巴戎寺等等。
正面的石梯道已坍塌,从右侧木制楼梯攀顶。
金字塔式印度教建筑并非吴哥独有,从犍陀罗时期,在亚洲有广泛的传播,并延续了很长时间。
与贡开“金字塔”相近时期的后弘期藏传佛教佛塔,与佛教须弥山有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