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南半岛风情录(11)吴哥的崛起

(2020-04-18 00:02:24)
标签:

柬埔寨暹粒

东梅奔寺

变身塔

女王宫

图片

杂谈

分类: 人文摄影
中南半岛风情录(11)吴哥的崛起
 
 
 
 
中南半岛风情录(11)吴哥的崛起
 
    Rajendravarman II 在位期间,是吴哥版图大肆扩张的时期。建造了重要的比粒寺(变身塔、Pre Rup、 始建于961年)、东梅奔寺(East Mebon、公元953年完工)和空中宫殿(Phimeanakas)、皇家浴池 (Srah Srang)、始建女王宫(Banteay Srei、始建于967年,至1002年闇耶跋摩五世时完工)等。前三个建筑一样沿用了金字塔式基础的造型。
    国庙巴肯山寺建在海拔67米的巴肯山山顶上(下图),造成五个阶梯状的金字塔结构。它的底盘宽度为76米,顶层宽度是47米,巴肯山寺的“金字塔”式底盘宽度比贡开“金字塔”大,但高度只有13米。这是Jayaverman IV迁都贡开平原后,翻二倍高度造贡开“金字塔”,是想要取得巴肯山的气势。
 
 
 
中南半岛风情录(11)吴哥的崛起
 
 
 
 
中南半岛风情录(11)吴哥的崛起
 
 
 
 
中南半岛风情录(11)吴哥的崛起
 
    从门框上方的小窗,可以看到中心的须弥山。
 
 
 
中南半岛风情录(11)吴哥的崛起
 
 
 
 
中南半岛风情录(11)吴哥的崛起
 
 
 
 
中南半岛风情录(11)吴哥的崛起
 
 
 
 
中南半岛风情录(11)吴哥的崛起
 
    寺庙周围开挖的人工湖,意谓须弥山四周的“咸海”。
 
 
 
中南半岛风情录(11)吴哥的崛起
 
    周达观曾经到过这里,他在《真腊风土记》中载:"不分男女,皆裸形入池"。
 
 
 
中南半岛风情录(11)吴哥的崛起
 
 
 
 
中南半岛风情录(11)吴哥的崛起
 
 
 
 
中南半岛风情录(11)吴哥的崛起
 
 
 
 
中南半岛风情录(11)吴哥的崛起
 
 
 
 
中南半岛风情录(11)吴哥的崛起
 
 
 
 
中南半岛风情录(11)吴哥的崛起
 
 
 
 
中南半岛风情录(11)吴哥的崛起
 
 
 
 
中南半岛风情录(11)吴哥的崛起
 
    比粒寺与东梅奔寺相距不远,两者布局极为相似。区别在于比粒寺建造年代稍早,顶层塔皆用砖构筑。东梅奔寺为石制。
    寺庙布局与古代拜火教祭坛一样,中心与四角。
 
 
 
中南半岛风情录(11)吴哥的崛起
 
 
 
 
中南半岛风情录(11)吴哥的崛起
 
 
 
 
中南半岛风情录(11)吴哥的崛起
 
    Rajendravarman II时期,吴哥崛起。除了版图的扩大,在建筑的石雕艺术上有较大的发展。体现在女王宫,石门框边线条间距更窄,线条刻得更深。与贡开时期建筑相比,窗户所用石雕圆柱的直径变小,贡开时期石雕圆柱直径多在25cm以上。在石雕图案上,变得更精细,卷草纹中卷状叶片可以雕得很薄。各式神像、动物石雕造型也趋于精细。
 
 
 
中南半岛风情录(11)吴哥的崛起
 
 
 
 
中南半岛风情录(11)吴哥的崛起
 
 
 
 
中南半岛风情录(11)吴哥的崛起
 
 
 
 
中南半岛风情录(11)吴哥的崛起
 
 
 
 
中南半岛风情录(11)吴哥的崛起
 
 
 
 
中南半岛风情录(11)吴哥的崛起
 
 
 
 
中南半岛风情录(11)吴哥的崛起
 
 
 
 
中南半岛风情录(11)吴哥的崛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