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博弈不到对决之时,看不出真实的国家软实力究竟强弱到何种程度,一旦摊牌対决,迫使各国站队之时,结果底定,强弱分明,且无力回天〗
二战时,世界大多数国家都站到了反法西斯阵营,而战前貌似强大的德日,拼凑起来的不过了了几国,组成所谓“轴心国”。由此反映谁代表着正义,同时证明基本道理和规律。
所以,后起大国要想超越被遏制,必须做足功课,奠实基础,包括广结善缘,要在关键时刻勇于担当,以获得更多能够遮风挡雨的铁哥们。
怎样才能获得足够多的铁哥们?
第一,要切实认清道义者主持正义,优秀者引领世界,这是逻辑的必然,规律的迫使。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所以,追求上进的大国,必须秉持先进理念,积聚道义力量,让追随者认定你代表着文明前进方向,追随你就是追随正义,就会产生道德感,而非道德承压,更非国际国内的道义谴责。这是软实力生成的核心和要义,并且随人类文明进步更加突出和强化。
第二,大国不能过度示强,要有足够的柔韧度和变通性,所谓妥协沟通最大公约数,但在核心价值与原则问题上要持重稳定,这是别人读懂和认同你的基本条件。也就是说,为朋友“两肋插刀”时,向世界表明这是盟友之因,并不避讳。如此才能赢得追随者的信赖。
第三,要敢于和善于表现自己的意志,只要不是耍横,秀秀肌肉亦无不可。换言之,在不与自己的准则或核心价值发生冲突,不与世界普遍价值和文明前进方向背离的前提下,应当介入国际冲突,让世界看到你化解冲突的能力,为世界和平担当的意志,同时让追随者看到或相信你具备抗打击与取胜的本领。
如果处理好了上述关系,就可以应对挑战甚至主动挑战,反之,还是要练内功,而非轻举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