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韵留香”的阜城荀慧生公园——丁庄知青回乡记(七)

标签:
荀慧生公园知青 |
分类: 知青印象 |
2021年5月30日上午,我们游览了位于阜城镇的荀慧生公园。
荀慧生1900年出生于河北省阜城县的谷庄村,自幼随父母、哥哥流落到天津,7岁被卖给小戏班学戏,9岁以“白牡丹”艺名登台表演。他以巨大的耐力与毅力认真学习,坚持练功,唱、念、做、打无一不精,成为名噪一时的京剧四大名旦之一。
荀慧生的出生地谷庄村早年曾属东光县管辖。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以后,其行政区划几经变动,现在属阜城县域。因此,一些媒体在介绍荀慧生时,说他的祖籍为东光县,也是有其特定历史原因的。
也正因为这个历史原因,东光县和阜城县都建立了荀慧生纪念公园。
阜城县的荀慧生公园位于阜城镇的光明西路。公园正门是一座四柱三间五楼的牌坊。牌坊正中门楣,悬挂蓝底金字的“荀园”牌匾。
牌坊背面的门楣上,悬挂中国内画大师王习三先生题写的“荀韵留香”牌匾。
公园入口处左侧,介绍荀慧生先生生平和艺术成就的展牌。
公园面积不大,里面的结构也比较简约。这是公园的平面图。
荀慧生艺术馆是公园里的主体建筑。可惜因为我们时间有限,来不及入内参观。
艺术馆门口的白牡丹广场以荀慧生9岁登台演出时的艺名命名之。栩栩如生的荀慧生座像位于广场当中。
白牡丹广场西侧的月洞门,里面花木扶疏、曲径通幽。
月洞门内,荀慧生的戏装雕像耸立一塘清水之中。池塘西侧是古香古色的余音廊和留香亭。
美中不足的是,公园外面的楼宇破环了整体画面。
白牡丹广场东侧是梨园广场。一个青砖大照壁坐落在梨园广场南侧。照壁正面雕刻京剧 “生、旦、净、丑”不同行当的含义、由来和特点。
一座青瓦歇山、飞檐斗拱的大舞台坐落在梨园广场北侧。这里是阜城县举行京剧票友赛的地方。
几位老知青在荀慧生的座像前留影,在大舞台上留影,以分享余音绕梁的荀韵留香。
补充一个小花絮。大概是1974年,我在阜城县妇联会工作期间,曾经到土山公社(现在并入大白乡)谷庄村蹲点包队,就是到村里去协助村干部工作。谷庄姓荀的人家多,当时的村支部书记就姓荀。他非常自豪地告诉我,京剧四大名旦之一荀慧生是他的本家。由于阜城人讲话发音不区分“谷”和“姑”,别村人说“谷庄”就象是说“姑庄”,似乎无形之间矮了一辈,就感觉自己吃亏了。因此附近村庄的人都将“谷庄”变称为“归庄”。但是谷庄村民却并不接受这个称呼,仍然自豪的说,我是谷(姑)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