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简述《红楼梦》中的“缂丝”

(2021-01-28 18:27:44)

《红楼梦》书中介绍的各种高档织物林林总总,难以尽述。我印象最深的是“云锦”、 “缂丝”与“纱罗”。2014年曾写过一篇博文,阐述自己对“云锦”、“缂丝”的理解。近几年来,略微了解到传统织物制作工艺的皮毛,多少弥补了一些原先认识的空白。所以再写几篇博文,简述《红楼梦》书中介绍过的高档织物,将新了解的知识补充进去。前几篇博文说了云锦,这篇博文说缂丝。

《红楼梦》第三回中,凤姐出场时的服饰光鲜亮丽,“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当时我是第一次读《红楼梦》,也是第一次看到“刻丝”这个词汇。因为红楼梦中令我感到新奇的内容非常多,所以对“刻丝”没太注意。其后,在《红楼梦》的其他章节中多次看到与刻丝有关的衣物。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见凤姐 穿着桃红撒花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 第五十一回袭人回家探视病重的母亲,“身上穿着桃红百子刻丝银鼠袄子,葱绿盘金彩绣绵裙,外面穿着青缎灰鼠褂。凤姐嫌她的褂子颜色过于素朴,命平儿将一件石青刻丝八团天马皮褂子拿出来与了袭人。我才意识到“刻丝”应该是一种比较高档精美的织物,多用于秋冬服装的面料。

我在第二次阅《读红楼梦》时,发现刻丝不仅用于服装面料,也经常用于房间内的装饰。第十七回贾政向贾琏询问大观园房屋帐幔帘子是否配置齐全;贾琏回答,妆蟒绣堆、刻丝弹墨,并各色绸绫大小幔子一百二十架,昨日得了八十架,下欠四十架。第七十一回中,贾母八十大寿,各家所送寿礼中有“江南甄家一架大屏十二扇,大红缎子缂丝‘满床笏’,一面是泥金‘百寿图’的,是头等的”。七十一回的脚注说明,“缂丝——即刻丝。我国特有的一种丝织工艺。织造时,以细丝为经,彩色丝作纬,各色纬丝仅于图案花纹需要处与经丝交织,纬丝不贯通全幅,而经丝则纵贯织品。”

我由此对缂丝产生了兴趣,并特地在网络中以“缂丝”为关键词进行查询。根据百度百科的介绍得知,“刻丝”又称缂()丝,是以生蚕丝为经线,彩色熟丝为纬线,采用通经回纬的方法织成的平纹织物。“通经回纬”是缂丝特有的织造工艺。织工按照预先描绘的图案,用多把小梭子按图案色彩分块缂织,换一种颜色就换一色纬丝。画面上图案花纹通过不同颜色彩纬往返交织而成。如下图所示。

简述《红楼梦》中的“缂丝”

 

由于各色纬丝仅于图案花纹需要处与经丝交织而并不贯通全幅,使织物上花纹与素地、色与色之间呈现出犹如以刀镂刻而成的断痕,富有立体感,因此也被称之“刻丝”。 也正因为通经回纬的织造方式,决定了缂丝的另一特点,织造中修去了多余的纬丝,正反两面的图案花纹色彩完全一样。

缂丝产生于宋代,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常用来织造帝后的服饰、名人书画和佛像。宋代以后,缂丝技艺有长足发展。缂丝作品开始从实用品转向纯艺术品,并出现了许多缂丝画。清代时期缂丝业以苏州地区为最佳。所用彩色纬丝多达6000种颜色,采用缂丝法临摹的名人书画,惟妙惟肖,堪与原作媲美。

简述《红楼梦》中的“缂丝”


简述《红楼梦》中的“缂丝”

 

这是在网络下载的近年生产的“缂丝”图片。

简述《红楼梦》中的“缂丝”

简述《红楼梦》中的“缂丝”

 

20194月我们到台湾自由行。12日去游览宜兰传统艺术中心,简称传艺中心。

简述《红楼梦》中的“缂丝”

 

在我们即将离开传艺中心时,在园区一角发现一家缂丝馆,让我喜出望外。此前通过阅读《红楼梦》对缂丝有所关注,但是没有看到过缂丝的实际织造过程。这次在传艺中心居然看到缂丝馆,也算是意外收获。

缂丝馆里成排的缂丝织机。这些织机不单是展品,也是可以实际使用的设备。

简述《红楼梦》中的“缂丝”


与此前在南京云锦博物馆和江宁织造博物馆看到的云锦花楼织机相比,缂丝织机很简单,甚至可以说很简陋。

简述《红楼梦》中的“缂丝”
 

由于时近黄昏,缂丝馆里已经没有游客。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我,游客可以在这里学习缂丝知识,如果时间充裕,还可以在师傅的指导下使用这里的织机自己制作缂丝。

简述《红楼梦》中的“缂丝”

得益于工作人员的耐心讲解,我大致了解织造缂丝织品的操作过程如下:先在织机上安装好经线,经线下衬画稿或书稿,织工透过经丝,用毛笔将画样的彩色图案描绘在经丝面上,然后再分别用长约十厘米、装有各种丝线的船形小梭依花纹图案分块缂织。缂丝能自由变换色彩,因而特别适宜制作书画作品。缂丝织物的结构遵循细经粗纬、“白经彩纬”、“直经曲纬”等原则。即:本色经细,彩色纬粗,以纬缂经,只显彩纬而不露经线等。由于彩纬充分覆盖于织物上部,织后不会因纬线收缩而影响画面图案的效果。

这是一幅已经完工的缂丝制品,是在此学习缂丝的游客织造的。画面虽然简单,但是“刻”的效果很明显。

简述《红楼梦》中的“缂丝”

 

这是缂丝老师织造的“二龙戏珠”缂丝画,看上去颇有浮雕的感觉,精美至极。

简述《红楼梦》中的“缂丝”

 

天色渐晚,我们意犹未尽的离开缂丝馆。

近年来,为了满足社会各界日趋提高的多元化文化需求,大陆许多城市中开设了瑜伽馆、陶艺馆、刺绣馆、绘画馆,还有书法、篆刻、纸艺、编织等方面的培训,但是还没有听说开设缂丝馆。如果有,而且条件许可,我一定报名学习,亲手做一幅缂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