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舍利塔为地标的永佑寺(下)——2020承德游记(十四)

(2020-12-18 22:45:58)
标签:

旅游

避暑山庄

永佑寺

舍利塔

分类: 国内游记

避暑山庄后序碑位于永佑寺庭院的中间位置(即前文所说的品字形上方)。因为风化严重,山庄管理部门为石碑修建了保护亭以减缓风霜雨雪对石碑的侵蚀速度。

以舍利塔为地标的永佑寺(下)——2020承德游记(十四)

 

与永佑寺碑雕有四条负屃的碑首不同,避暑山庄后序碑的碑首只有一条高浮雕蟠龙;且龙头处已经部分破损剥离。该碑的御笔碑文题写于乾隆四十七年,乾隆在碑文中回顾自其祖父康熙皇帝始建山庄和他自己扩建、续建山庄的过程,强调建设山庄的目的是“习武绥边“,维护国家安全和民族团结。并规谏后代君主遵守这一祖制。

以舍利塔为地标的永佑寺(下)——2020承德游记(十四)
 

避暑山庄后序碑的北面是一座庙堂的台基遗址,台基北面是作为永佑寺地标性建筑的舍利塔,这是永佑寺内硕果仅存的古建筑。

以舍利塔为地标的永佑寺(下)——2020承德游记(十四)
 

根据在网络中看到的信息,这座塔的修建过程曲折,曾经两度返工重修。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奉母南巡,挺拨秀丽的杭州六和塔和南京报恩寺塔给乾隆皇帝留下深刻印象。为报母恩,回京后乾隆下令在北京颐和园的前身清漪园瓮山兴建延寿寺,为此将瓮山改名为万寿山,在寺内仿照杭州六和塔建九层延寿塔;在大西天仿照南京报恩寺塔建报恩塔;并于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在避暑山庄永佑寺内仿杭州六和塔和南京报恩寺塔动工建舍利塔。乾隆二十三年,就在延寿塔即将竣工的时候,报恩塔发生火灾,延寿塔也发生坍塌,乾隆不得不下令停修报恩塔,并将已修到第八层的延寿塔拆除,改建为3层的佛香阁。同时急令正在建设过程中的永佑寺舍利塔停工加固。因此,舍利塔曾两度返工重修,至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历时十年才告竣工。乾隆驻跸山庄时期,有时清晨登塔礼佛,祈求长寿。

因为是仿杭州六和塔而建,所以舍利塔俗称六和塔。塔高约67米,九层八面,整座塔由塔基、塔廊、塔身、宝顶组成。塔身用方砖磨砖对缝砌成,八面须弥座塔基用条石砌就,每面都有极其清美的浮雕佛像。塔廊外周设白色汉白玉栏杆,设廊柱24根。各层塔檐上的铜铃随风而动,清脆而飘渺的铃声向游客昭示这里曾经有过的晨钟暮鼓、梵音佛乐。

以舍利塔为地标的永佑寺(下)——2020承德游记(十四)

 

塔廊道垂脊上屋脊六兽,骑凤仙人打头,向后依次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最后是龙之三子嘲风。根据中国古代神话的传说,嘲风象征吉祥、美观和威严,而且还具有威慑妖魔、清除灾祸、辟邪安宅的作用。

以舍利塔为地标的永佑寺(下)——2020承德游记(十四)

 

塔廊南北各开一拱券门,南门上方悬挂匾额题名“妙莲永座”。从南门进入可登廊上平座,北门可沿叠磴悬折的木梯登至塔顶

我们参观时不开放登塔,南门入口处被一道铁条护栏所阻隔。游客只能望塔兴叹。

以舍利塔为地标的永佑寺(下)——2020承德游记(十四)
 

在携程网站看到一张舍利塔南门的照片。照片中的南门外没有护栏,而是摆放着一座须弥座祭台。看其形状应该可以容许游客通过;说明此前游客是可以进入塔内游览参观的。

以舍利塔为地标的永佑寺(下)——2020承德游记(十四)
 

根据《紫塞明珠》(魏洪如、王哲著、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介绍,舍利塔后有一座保存完好的舍利塔碑。塔身南面刻《御制永佑寺舍利塔记》,北面镌《御制避暑山庄百韵诗并序》。可惜我们参观时不知道后面还有一座碑,没有走过去,当然也没有看到。写此博文时从《紫塞明珠》一书翻拍舍利塔碑图片如下。

以舍利塔为地标的永佑寺(下)——2020承德游记(十四)

 

永佑寺舍利塔造型独特,被研究古建筑的学者誉为兼具南秀北雄之风姿,雄浑中不失轻盈灵秀,挺拔中蕴含端庄舒展,堪称中国古塔艺术的杰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