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耶稣受难的苦路十四站(下)——2020以色列约旦旅游(五十八)

标签:
宗教旅游教堂仪式 |
这是苦路第六站的标志铜牌和雕塑。
苦路第六站纪念的事情是:“维罗尼卡为耶稣擦去脸上的汗水”。据说,维罗尼卡是一位善良的耶路撒冷女孩,也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她同情背负十字架的耶稣,却又无能为力提供帮助。在跟随耶稣前往髑髅地(希伯来语Golgotha,译为各各他)的途中,她用自己的头巾为稣擦去脸上的汗水。擦脸之后,耶稣的面容印在头巾之上。传说,那块头巾的原件保存在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内。
这里被认为是是维罗妮卡的故居所在,现在是一座修女院。
我们经过时,修女院没有开门。恰好一只鸟飞到这个门口,扑扇着翅膀悬停在空中。是否它也想进入修道院纪念维罗妮卡?
后来在网上浏览得知,从这扇棕色木门进去是一间类似窑洞的石室(下图来自网络)。
石室墙面的牌子上写着:1964年,教皇保罗六世曾经在这里祈祷。少女维罗尼卡在这里,为耶稣擦去脸上的汗水。(下图来自网络)
苦路第七站纪念的事情是
这里原来是耶路撒冷的城墙,后来建了一座圣方济各会礼拜堂。礼拜堂内一个柱子上记录着耶稣从老城城门走出时第二次跌倒的过程。我们没有机会进入礼拜堂,不知道那棵柱子是否还在。传说,当年审判处决耶稣的判文就贴在这个大门上,所以基督徒们也将这个礼拜堂的大门叫“审判大门”
苦路第八站纪念的事情是:“耶稣安慰耶路撒冷女人”。 这是第八站的标志铜牌和雕塑。
传说,耶稣走到这个地方时,遇见了一位耶路撒冷少妇,她因为怜悯耶稣的悲惨遭遇而哭泣,耶稣说:“耶路撒冷的女子,不要为我哭泣,你应当为自己和自己的儿女哭泣。”因为耶稣已经预见到圣殿将被摧毁,她们的子女也将遭遇不测。
这面墙的里面是一座希腊东正教修道院,第八站铜牌下方的墙壁上还镶嵌有一个石刻拉丁十字架。
跟随导游,我们进入一个类似隧道的小巷。
小巷的上面有过街楼,左右两侧的墙壁都是铁皮储物柜,似乎是附近商店的仓库。
走到小巷的出口,这里已经可以看见圣墓大教堂的圆顶了。苦路第九站的铜牌和雕塑镶嵌在小巷右侧的一个墙垛转角处。
苦路第九站纪念的事情是“耶稣第三次跌倒”。
相传,耶稣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走到这里时,已经筋疲力尽,举步维艰,再次跌倒在沉重的十字架下。
过了第九站之后,又经过一个很空旷很破旧的院落。
庭院当中,一座半球形的建筑,看其形状像一座坟墓,但是四周还有窗户。不知道是什么古迹。
从庭院的一道小门,经过狭窄的通道,穿过一个礼拜堂,听说这里是一家埃塞俄比亚修道院。
我们跟着张老师在阴暗狭窄的廊道左拐右转,到达人头攒动的圣墓教堂庭院。
苦路十四站的十至十四站都在圣墓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