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耶稣受难的苦路十四站(中)——2020以色列约旦旅游(五十七)

标签:
宗教旅游仪式教堂 |
分类: 亚洲旅游 |
经过第二站之后,苦路一路上坡。如果当年耶稣背着与自己等高的十字架走这个坡道,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走过长长的上坡路,转弯后继续前行。张老师提醒我们注意前方墙面上的苦路第三站和第四站的标志铜牌。第三站的铜牌(下图红圈处)和第四站的铜牌(下图黄圈处)分别挂在一座教堂的墙角和院墙上;两者距离非常近,目视距离不超过10米。
苦路第三站纪念的事情:耶稣第一次跌倒。由于在鞭笞堂被打得遍体鳞伤,还被迫扛着沉重的十字架走上坡路,耶稣体力不支,第一次跌倒在地。第三站铜牌旁左侧的一座雕塑展示了耶稣跌倒的状态。
第三站铜牌右侧是一座教堂的侧门。尖拱形门楣上雕刻的半圈文字(Armenian catholic patriarchate,下图中的墙面上倒数第三个脱落的字母是a)显示,这是一座亚美尼亚天主教堂的礼拜堂。亚美尼亚天主教是全世界第一个接受耶稣基督的教派,这座教堂也是全球亚美尼亚天主教的圣地。
门楣中雕刻着苦路第三站的标记和耶稣在十字架下跌倒的浮雕。
教堂内的圣坛中,也有一尊耶稣背负十字架跌倒的雕像,感觉其创作风格与门楣上的浮雕很相似。圣坛的背景是一群天使俯视着受难的耶稣。
苦路第四站纪念的事情:耶稣在行走途中遇见母亲。第四站铜牌下方的雕塑栩栩如生,甚至可以看到到耶稣母亲悲痛欲绝的表情。
铜牌和雕塑的右侧是亚美尼亚天主教堂的正门,半圆形门楣中也有一幅耶稣遇见母亲的浮雕画。
天主教堂里耶稣遇见母亲的塑像。
将镜头拉近,看得更清楚些。
苦路第五站的标志铜牌挂在一座房子的墙角处。第五站的纪念的事情:西门被强迫背上十字架。传说,耶稣背着十字架,走到半路实在走不动了,押解耶稣的士兵在路边随便抓了一个名叫西门的人帮助耶稣背十字架。在那个年代,背十字架对一个无罪的人来说是奇耻大辱。标志铜牌右上方的雕塑显示了这个传说。
铜牌上方的浮雕画面中,一个大十字、四个小十字的图案是圣方济各会的标识,也称耶路撒冷十字架;两只手臂交叉的姿势表示欢迎。这幅浮雕画含义是:圣方济各会欢迎你。
悬挂苦路第五站标志铜牌的地方是圣方济各会的一个祈祷室的外墙。祈祷室石质门楣上方,雕刻着两枚圣方济各教会十字架。V、ST为英语第五站的缩写。中间文字simoni cyrenaeo crux imponitur:使用翻译软件得知,这句话为为拉丁语,是将十字架放在西门身上的意思。
祈祷室外墙上有一个印记。据说,这是当年耶稣走不动时用手扶墙而留下的印记。
许多游客笃信这个传说,纷纷将手放在在印迹处拍照,与圣迹合影。
如果这个印记真的是圣迹的话,为什么没有包括在苦路纪念点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