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怀古”暗示风流灵巧招人怨的晴雯——《红楼梦》灯谜浅析(五)
(2014-07-04 15:15:22)
标签:
红楼梦晴雯漂亮灵巧风流 |
分类: 读《红楼梦》有感 |
《红楼梦》第五十一回中,薛小妹新编怀古诗的第五首是“广陵怀古”,诗的全文如下:蝉噪鸦栖转眼过,隋堤风景近如何。只缘占得风流号,惹得纷纷口舌多。
诗中的广陵即现在江苏省扬州巿。公元605年,隋炀帝(杨广)调动河南数十万百姓开凿运河,自长安直通江都。河渠两岸堤上遍植杨柳,称之为隋堤。诗句用柳树上的蝉噪鸦栖比喻隋堤当年的繁华气象,借以嘲讽隋炀帝风光不再。并告戒后人,由于隋炀帝骄奢淫逸,被称为“风流”皇帝,所以招来了后世的讽刺和批评。
网络上一些文章提出,这首“广陵怀古”是曹雪芹借评论隋炀帝的口吻暗喻晴雯的命运。我同意这个观点。
关于“蝉噪鸦栖转眼过”的理解。根据《红楼梦》中有关章节的内容,晴雯是贾府众多丫鬟中最漂亮、最手巧的,宝玉也非常喜欢她。但是袭人惟恐晴雯的形象和技能会危及自己的即得利益,因此不断地向王夫人打小报告,以贬损败坏晴雯在王夫人心目中的形象,此为“蝉噪”。最终,在抄检大观园中,晴雯被王夫人驱逐出园,一病不起,袭人再也不担心她在怡红院主持工作的位置被晴雯所替代;此为“鸦栖”。但是,随着贾府败落和宝玉出家,“蝉噪”和“鸦栖”都不过是转眼即过的云烟而已。
关于“隋堤风景近如何”的理解。在《红楼梦》第十七回中,贾宝玉与贾政等人首次游览大观园,只见佳木茏葱,奇花熌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宝玉有感于此景,做了一幅七言对联: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我这样理解,作者用灯谜中的“隋堤”比喻大观园中的柳堤,“隋堤风景近如何”表达的意思是,大观园景色在晴雯离去后有何变化?
关于“只缘占得风流号,惹得纷纷口舌多”的理解。王夫人认为:漂亮的丫鬟必然心里不安静、必然会与主子不清不楚,所以漂亮丫鬟都是祸害妖精,应该除之而后快。由于晴雯的漂亮和灵巧,自然被王夫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欲将病中的晴雯置于死地。实际上,晴雯虽然漂亮,但并与宝玉没有任何越轨行为。她在临终前对宝玉说,“我虽生的比别人略好些,并没有私情密意勾引你怎样,如何一口死咬定了我是个狐狸精!我太不服。……不想平空里生出这一节话来,有冤无处诉。”也就是说,晴雯因为漂亮,就被认为“风流”不正经,进而被众人评头论足,横加指责。
晴雯在太虚幻境中被列入又副册,她的判词是: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其中,霁月难逢,彩云易散暗示晴雯的名字;心比天高,身为下贱,说明晴雯的性格,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总结其悲剧命运的原因;且与灯谜中的“只缘占得风流号,惹得纷纷口舌多”相互印证。最后的“多情公子空牵念”表明了宝玉对晴雯的一往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