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昭君墓游记

(2014-07-10 23:52:30)
标签:

王昭君

和亲

蒙古

美女

分类: 国内游记

前几天在呼和浩特讲课。当中休息一天,正好去参观座落于呼市南郊九公里处的昭君墓。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 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宜昌市)人。相传,昭君出塞时,远飞的大雁因惊异于她的美貌忘了飞行而落到地面上,此即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中“落雁”的出处。王昭君在汉元帝时被选入宫,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自愿和亲,远嫁匈奴,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昭君出塞”典故。

现在,昭君墓已经被建设成为一个博物院。

昭君墓游记

    从南面进入进博物院的大门,首先看到一座高大的石碑,碑上镌刻着已故国家副主席董必武的诗作《谒昭君墓》:“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

昭君墓游记

石碑的北面是一座白色的石砌凉亭,亭中伫立着一尊衣袂飘飘、神采飞扬的王昭君雕像。

雕像北面,有一座四柱三门的石牌坊,牌坊门楣上是乌兰夫题写的“青冢”二字。

昭君墓游记

关于“青冢”,出自杜诗的注解:“北地草皆白,惟独昭君墓上草青如茵,故名青冢”

牌坊的北面是一座大型铜铸雕像。雕像中的王昭君容貌秀美、神态安详,与呼韩邪单于信马由缰,并辔而行;一幅琴瑟和谐的气氛。

昭君墓游记

雕像的北面有两座东西排列的碑亭,西边碑亭里的石碑上书“王昭君之墓”,东边碑亭里石碑上刻着蒙文的“王昭君之墓”。

昭君墓游记

   碑亭后面,一个顶上有小亭子的大土堆,就是昭君墓了。远处望去,昭君墓的形状象一只倒扣着的大斗,所以一些介绍昭君墓的文献说其“状如覆斗”。由于我的相机在关键时候掉链子,拍的照片不清楚,这是我从网络上下载的昭君墓图片。

昭君墓游记
 

通向墓顶的道路两侧都是郁郁葱葱的草木。沿着陡峭的台阶拾级而上到达墓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色彩班驳的凉亭。亭中石碑上有一幅王昭君的石刻像,看上去比较新。仔细一看,果然是1997年的作品。

昭君墓游记

站在凉亭前向南眺望,昭君博物院的全景一览无余。

昭君墓游记
 

站在昭君墓前,想起曾经听说过的昭君传说:相传,汉宫画师毛延寿给后宫美女画像,元帝通过这些画像选召宫女。许多宫女为了得到皇帝的青睐,纷纷贿赂毛延寿,请他把自己画漂亮些。而王昭君自认为自己比别的宫女都漂亮,不屑于贿赂画师;画师对其怀恨在心,刻意将她画的很丑。因此,王昭君入宫几年一直得不到皇帝的恩宠。她在失望之余,才自愿与匈奴和亲,从而演义出昭君出塞、胡汉和亲的千古佳话。看起来,行贿受贿的手段古以有之;而且,貌丑者行贿从而得到皇帝的宠爱,安享荣华富贵,美貌者自诩清高,却落得背井离乡,终生饱受大漠风霜的困苦。福兮祸兮?

历史真相是否如此?不得而知。但是,王昭君为民族和睦的所做贡献却是有目共睹、千古传诵的。

 

补充:参观昭君墓的门票65元/人,门票的印刷比较精美,正面是昭君墓园中的典型雕塑、文字和景观的组合,背面是中国邮政的明信片。这是门票正面的图片。
昭君墓游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