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交趾怀古”暗示生于末世运偏消的贾探春——《红楼梦》灯谜浅析(二)

(2014-06-27 22:44:13)
标签:

红楼梦

探春

灯谜

命运

分类: 读《红楼梦》有感

《红楼梦》第五十一回中,薛小妹新编怀古诗的第二首是“交趾怀古”,全文如下:“铜铸金镛振纪纲,声传海外播戎羌。马援自是功劳大,铁笛无烦说子房。”

从字面上看,这个谜语回顾古城交趾发生过的战争,并提到在该场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两个历史人物。而我以为,这首诗暗示了探春的命运结局。

诗的第一句“铜铸金镛振纪纲”,这句话用来比喻探春在荣国府推行改革的气魄和作为。第五十六回“探春兴利除宿弊,时宝钗小惠全大体”中,由于凤姐生病,王夫人命探春和李纨照管家务,又特请了宝钗来,三人协同打理家务。但是李纨素日原是个厚道多恩无罚的老好人,下人们都觉得她好搪塞;而宝钗则是关着亲戚的情分帮助照看,也不肯多说话得罪人。三人中,探春既有思路、又有魄力和胆略;她在治家过程中兴利除弊,秉公执法,节约开支,实行承包责任制,显示了卓越的管理才能,她希望用这种改革手段达到兴家业、振纪纲的目的。但是在封建社会的大环境中,小修小补的局部改革不可能从根本上铲除贾府管理体系的积弊。

诗的第二句“声传海外播戎羌”,这里的“戎羌”泛指蛮荒地区的少数民族。这句话暗示探春的命运结局。她在贾家推行的改革措施没有收到实际效果,她自己则被朝廷当作礼品指配给异邦番王,她的才能和智慧也随着她的远嫁而传播到边陲地区。

第三、四句“马援自是功劳大,铁笛无烦说子房”中的马援、子房均是交趾之战的有功之臣。我理解,这里用马援和子房暗示荣宁两府,铁笛是指朝廷发出的号令,寓意朝廷对贾府的态度。可以这样理解,虽然贾家荣宁两府为朝廷立过显赫战功,以拥有两个世袭封号为荣;其中,“自是”两字应该有“自视”或“自诩”的含义?但是朝廷对此则不胜其烦,即所谓“无烦”,因此并没有给予贾府的特别眷顾;只有在遭遇政治危机时,朝廷才会想到贾府,才会想到用贾探春作为谈判的政治砝码

太虚幻境中探春的判词是,“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这首判词与灯谜恰好相互印证,说明了探春的才能和命运。其中,“铜铸金镛振纪纲”是“才自精明志自高”的表现,“声传海外播戎羌”是“生于末世运偏消”的结局;而“马援自是功劳大,铁笛无烦说子房”则是“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的主要原因。

红楼梦组曲中探春的曲牌是“分骨肉”,歌词是: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这首歌词进一步诠释了“末世”给探春造成的悲惨命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