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后喜逢发小级闺密

标签:
爱军发小闺密三十年休闲 |
分类: 知青印象 |
爱军原名叫玉琴,文革中改成现在用的名字。她是我小学、中学时的同学,我们俩是发小级别的闺密。
爱军插队时和我在一个公社,她所在的孟庄离我所在的丁庄只有半里地。她在村里担任养猪饲养员,我在村里担任农业技术员,我们俩都曾被推选为表现比较优秀的知识青年代表,都曾参加过各种类型的表彰会,所以平时来往和交流比较多。
爱军的妈妈特别会做衣服。尽管那时没有现在这么多的服装款式和面料。但是她妈妈通过对衣领形状、口袋位置的调整,总能做出样式美观、与众不同的服装。爱军的身材与我相似,她衣服我穿着也比较合适。于是我找到了一个窍门,每当爱军身上穿的新衣服让我眼前一亮时,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去买一块花色、质地相近的面料,请爱军的妈妈也帮我做一件。
大约是1975年前后,我在县妇联工作,爱军在下面的公社里任职。每逢她到县里来开会时,就到我的办公室来玩。当时我的顶头上司、县妇联主任看到爱军之后赞不绝口,从容貌到身材,从谈吐到性格,连眼神和笑容都夸奖到了,表扬的那叫一个全面。但是我当时太年轻,没有领会表扬后面的深层次原因,只是感觉主任夸奖我同学,我脸上也有光彩。还是县妇联秘书看出了其中的玄机,她向主任建议,将爱军介绍给主任的儿子做女朋友,得到主任的欣然赞许。没想到这两人真是有缘分,爱军和主任的儿子小兵一见钟情,最后喜结良缘。他们婚后相敬如宾,琴瑟和鸣。我们都为他们感到高兴。
1983年我调回天津工作,其后我们两人的工作单位和家庭地址都有变化,由此我们之间的联系中断了30年,只是偶然通过其他同学听到她的消息。
这次到衡水去之前,我通过其他同学辗转打听到爱军老公的手机号,再打电话过去与他约好见面的地点和时间。爱军比我还着急。在我放下电话的不长时间,她从她老公那里得到了我要去衡水的消息,急不可待地打电话给我,就为了能够早些听到我的声音。
当我看到爱军一家三口时,仿佛时光倒流,似乎又回到了三十年前我俩无话不谈、亲密无间的时代。岁月的留给爱军的痕迹并不显著。她还是那样身材苗条、性格温顺、说起话来慢条斯理。落座之后,她告诉我她这三十年生活平实、夫妻恩爱,且儿女双全、承欢膝下。用现在比较时尚的话说,她的幸福指数相当高。
这是1978年我和爱军的合影。左侧的是爱军。我穿的绣花毛衣还是她给绣的花。
这是昨天我和爱军的合影,距离上次合影已经有35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