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擦皮鞋财迷低价杂谈 |
分类: 有感 |
前几天,几位朋友小聚。一位朋友和我们说起她亲身经历的一件事,让我们大家感到很好笑,同时也觉得有警示意义。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为了便于行文,将我这位朋友称为A。
话说某日,A与B到越南参加一个会议,会议最后半天的安排是自由活动。她们两人计划就在宾馆周围转一转,顺便买一些当地特产。
她们两人刚走出宾馆大门不远,路边有两个擦皮鞋的越南小伙子热情的用中文向她们打招呼,并且用中文说“擦一擦吧,很便宜,人民币1块钱”。A穿的是脚趾拖鞋,不需要擦;B穿的是皮鞋,确实有些灰尘,她听说擦一次才1块钱,比国内便宜许多,就停住脚步准备擦皮鞋。
A劝B说,“今天下午逛街,路面上总是有土的,现在擦了也白擦,还是别擦了吧!”
B认为擦鞋的价格便宜,坚持要擦。A拗不过B,只好站在路边等B擦好鞋再一同逛街。
越南小伙子用擦鞋布在B的皮鞋上随便蹭了几下之后说,这鞋子太脏了,你穿着鞋擦不干净,需要脱下来才好擦。B听从小伙子的建议,脱下皮鞋让小伙子仔细打理,她那只没穿鞋的脚就踩在擦鞋匠专为客人预备的一只大拖鞋上。小伙子这次稍微认真地擦拭打油,然后换第二只鞋擦拭打油。
就在第二只鞋擦好之后,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小伙子要B支付人民币100元,否则就不给她鞋。B非常惊讶,她说,“你说的擦一次1块钱,不是100块钱。”小伙子反驳,“我说的是擦一下1块钱,你这双鞋我擦了100多下,收你100元已经很优惠了。”B这才认识到,擦鞋的小伙子是在用文字游戏忽悠她,但是她坚持不妥协,只同意支付1元钱。对方当然不接受,也不肯还给她鞋。僵持过程中,她们周围陆续聚集了十几个来给那个小伙子帮腔的擦鞋匠,他们七嘴八舌地要求B支付100元。
站在一边的A看到围拢这么多人,感到有些紧张。她想,这是在异国它乡,人生地不熟的,万一出点事怎么办。她劝B“退一步,吃点亏,100就100,就当花钱买个教训呗。”
但是B坚持不让步,对方也坚持不还给她鞋。那些擦鞋匠显然认为,我不给你这只鞋,你就没办法走路,所以你早晚要付钱。但是擦鞋匠思维逻辑不适用于B。在僵持无果的情况,B干脆放弃了索回第二只鞋的想法,她一只脚穿皮鞋、另一只脚穿大拖鞋,深一脚、浅一脚地在众目睽睽下和A一同离开擦鞋摊。由于她们是两个人,又是在朗朗乾坤的大白天,那些人也不敢对她们采取过激行为。
此时已经过去多半个下午,再去逛街时间也不够了,她们二人只好返回宾馆。但是由于道路不熟悉,走进了一个死胡同。她们发现道路不对,又退回去才找到宾馆门口。就在她们走到宾馆门口时,却发现那两个擦鞋小伙子提着那只皮鞋正在宾馆门口等她们。
这时擦鞋匠已经认识到他们采用的一只鞋战术无效,开始降价;他们要求的价格从100降低到50,再到40,再到20;但是B都不同意。最后双方以2元钱的价格达成协议。B支付2元钱交换回自己的一只皮鞋,那两个擦鞋匠则愤愤然地将收到的2元钱撕得粉碎,之后拿着那只大拖鞋离开了。原来,这只大拖鞋是他们为擦鞋客人准备的,是营业中不缺少的“固定资产”,而B的皮鞋对他们来说则没有任何用处。所以他们追到宾馆门口来的主要目的已经不是要钱,而是用皮鞋换拖鞋的。
听到这个小故事,我有以下体会:
第一,不要听信那些以低价揽客的宣传,许多时候,贪便宜是上当的第一步。
第二,在你不熟悉的地方,不要单人外出,更不要晚间外出。刚才说的这个故事,如果是B一个人应对这个局面,或者是发生在晚上,结果可能完全不同。
第三,穿皮鞋外出的朋友,请在宾馆大堂里擦皮鞋。一般的宾馆大堂里都备有擦鞋器。如果你不确定你即将入住的宾馆是否有这类设备,那就自带鞋油,或者出差期间不擦鞋。否则因为这等小事与人争执,即使没有破财,但是心情总归不好,况且耽误了时间也无法得到补偿。
我将这个故事讲给一个同事听,他听了之后哈哈大笑,并且说,这就是“大梨赚财迷,不知道谁赚谁”。他的评论对我很有启发。我因此将这篇博文命名为“大梨赚财迷”。
希望看到这篇博文的朋友不要当财迷,更不要上大梨的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