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神往的牛津大学——书签中的高校掠影(八)

标签:
cohen教授牛津大学古老文明杂谈 |
分类: 书签收集纵横谈 |
大约是在1990年的秋天,我的父亲邀请美国罗彻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Rochester)数学系的Cohen教授来南开大学数学系讲学,给数学系的青年教师和博士生开专题讲座,介绍拓扑学业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父亲告诉我,这位Cohen教授是出生在美国的犹太人,因为小时候罹患小儿麻痹导致腿脚残疾;但是这个人非常聪明,也非常勤奋,属于是我们说的“身残志坚”的典型。尽管其需要借助拐杖才能行走,但是他在拓扑领域的造诣得到了世界各国数学家的公认。
为了表示对Cohen教授的欢迎,父亲邀请他到我家来吃晚餐。尽管的我的厨艺水平很一般,但是他还是不断地夸奖每一道菜。饭后,我请他参观我收集的书签。那时我收集书签的数量最多有现在的三分之一,品种和内容也相差许多。为了迎接这位外宾,我将自己poor级别的英语水平发挥到极致,为每套书签编写了简单的英语说明,对于蕴涵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书签,例如十二生肖、牛郎织女等、还要想方设法用英语地说明其历史典故或民间传说。我的努力得到Cohen教授认可。他仔细地看着每套书签上英语说明,并指出其中个别词汇的拼写错误。当看到十二生肖的书签时,他认真地告诉我说,"I'm a dragon",然后又不无幽默的补充说,"but a dinosaur"。我当时没有反应过来,想了一下,才明白他是说他属龙,但不是属恐龙。
Cohen教授回美国后不久,应邀到英国牛津大学讲学。这四枚书签就是他在牛津大学校园买了寄给我的。
我没有去过英国,当然也不可能去过牛津大学。但是我很早就知道牛津大学是世界上最古老、也最著名的大学。牛津大学创建于11世纪,到现在已经有900多年的历史,拥有诺贝尔奖得主40多人,费尔兹数学奖获奖者3人,毕业生中有5位国王和25位英国首相。中国著名作家钱忠书就毕业于牛津大学的埃可塞特(Exeter)学院。
Cohen教授送给我的书签,使我对牛津大学更加神往。
通过在网络上搜索,我了解到,牛津大学不同于其它的大学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城市与大学融为一体,街道就从校园穿过。大学不仅没有校门和围墙,而且连正式名牌也没有。这是因为牛津大学创建之初没有规划统一的校区,当时学生和教师都租住在城内不同地方。后来为了管理方便就采用独立学院联合办学的方式,逐渐建起了学院,至今仍保持着这一传统。且由于牛津大学创建时及其之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学术是教会的专利,因此学院都以修道院的风格进行设计和建造,并在建筑物的外围环绕以各色美丽的庭园。尽管在数百的历史沧桑中,牛津大学的建筑格局有所变革,但是依然保留许多原有特色。多数学院都是由中世纪的土黄色哥特式建筑楼群构成的一座座四方院落,在牛津市中心区形成若干个古香古色的建筑物群落。
从Cohen教授送给我的这几枚书签当中,可以看到,校园一隅的雕塑述说着久远的传说,中世纪的尖塔在暮霭中若隐若现,沧桑的石墙上爬满青翠欲滴的老藤,晨曦中的校园洋溢着古老文明的底蕴,还可以领略牛津大学里中世纪建筑物折射出的历史气息和几百年文化积淀的多彩魅力,更可以体会到夕阳下牛津大学展示出的昔日辉煌与现代进步相融合而产生的勃勃生机。
牛津大学,令人心想而神往之。
附录:介绍牛津大学简况的网站地址;
http://baike.baidu.com/view/97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