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初,将迎来从39.8元调整的第一个时间窗口——即最上一个红圈处。
1、从20.3上涨到39.8,用了38天;从39.8调整到今天,也用了38天;
2、从38.5以来,初步具备了结束一个3*3结构调整;
3、这里和20.3以来角度线重合;和60天均线重合;
4、从39.8以来的栅线结构重合;
5、调整完成了整个涨幅的0.318。
那么,假设下周初(周一或周二)结束调整,小信将重拾升势,问题是,下一波上升,究竟是从20块上涨后的3浪-3;还是从18块上涨后的浪5?
简单的区分:1、浪3—3注定是笔直的,而浪5则未必;2、浪3—3的量度幅度至少20块(即32+20);3、浪3-3肯定要有效突破蓝色圈标注的30*30倍率线。
继续假设,从39.8元以来的这一波没有跌完,那么第二个红圈处就是答案。
第二个红圈处没有特别意义,仅仅是38.5的调整继续廷长了,跌幅不会大了,最多略破32.4元。
调整结束,那么随后的上涨,不管是从20块以来的浪3-3;或是从18块以来的浪5,股价都将垂直上涨。
如果要问我有哪一种可能,我首先倾向于调整结束。
在为氯吡格雷的销量在今年三、四季度提速,并非是受到单一事件的影响,而是受到一系列因素的推动:居民收入增长、大病医保、医疗改革、医院扩张、渠道扩张等等,所以氯吡格雷提前普及,以及范围住抗血栓领域拓展,是必然的事情。
基于以上,我认为明年一季度,小信将继续现在高成长,直到明年三季度,随着更多地区进入招标,销量将在今年三季度的高基数上,继续高成长。因为氯吡格雷有普及的可能。
最后,说一下两类竞争者。第一类就是后仿制的药企,这些任何新竞争者,都无法摆脱成本曲线的影响。帅克的招标价居然比小信的还要高,这本身就是问题,可惜市场上很多人忽视了这个问题。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要么是帅克想用更高的营销费用:即毛利率(80%)-净利率(20%)来冲击泰嘉;要么就是帅克受到成本曲线的影响,无法在初期跟己经规模化生产的小信,在价格上竞争了。
第二类竞争者,就是新药。像这次获批的替格瑞洛(倍林达)。替格瑞洛是抗血凝的新方向,但这类药物共同弱点就是:在加大抗凝效果的同时,也在放大风险,或是出血风险,或是应用风险,它们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同时,在抗血栓、血凝的用药上,医生比其它领域更保守,多数新药没有经历10年的市场洗礼,是不太可能挤入一线用药行列的。
基于上面的判断,2013年1.8元业绩预估*30倍市盈率=54块;或是2012年1.45元业绩*35倍市盈率=51块;都将是在指数摆脱熊市后的估值水准。支撑以上估值的基础,不仅仅是高增长的氯吡格雷和潜力者比伐芦定,还有2014年后即将跟上的第二梯队。而且还有公司在住创新型医药企业上转型的这一事实。
我个人倾向于浪3-3;就算是浪5,50块明年必将被摸到,2014年必将被踩在脚下。
加载中,请稍候......